美文网首页书后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作者: 如止匕卑微 | 来源:发表于2016-02-16 16:22 被阅读43次

我想取个副标题,竟然不知道写什么。

这个故事据说是萧红怀念小时候,怀念祖父而写。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难去了。

实在是伤感,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与祖父的感情深厚。

但我并不想写这个,我感触最深的也不是这个。

这个故事有着解不开的愁绪,呼兰河的人们看似淳朴,仅仅是看似。

他们生活的很简单,生存的简单。生下来,吃饱,穿暖,有一点点趣味,生下来,吃不饱,穿不暖,有一点点趣味,就是一辈子。而这些趣味,无非是东家死了人,西家闹了架。

我记得作者说她的家乡就是这样,不知其他地方是否如此。

我总感觉那个年代乡村里皆如此,现在不少的地方或者的人也是如此。

我并没有看不起这些人,或者这类人。但我承认,确实讨厌她们他们,他们是无数悲剧的始作俑者。可他们也可悲可怜,而他们看无数的可怜人,不可怜的幸福人,亦是可怜。

他们不喜欢看着别人过上了好日子,可能是就没有热闹看了,看着又眼馋只能说说风凉话,而他们永远也记不住自己说了什么做什么。

可是,就算他们过上了好日子,除了跟人瞎显摆,其实没有什么。

他们很多时候在印证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记得书里说,女人都觉得男人打老婆是应该,娘娘庙里的娘娘还挨老爷打呢。

现在人们也是带着那样的语气说话,人总是要结婚的,哪个姑娘不出嫁不生孩子啊!跟真理似的!

我们把视线拖到身边,总有那么些人,不喜欢你穿着好看的衣服,不喜欢你化妆,用讥笑的眼神望着你的布鞋,或者用看不惯好一点,你去街拍是学坏了,你去帮人街拍亦是学坏了,你若说那是你的职业,那得多么不正当啊,她们他们不但心里说,眼睛也说,嘴还对着别人说。

我理解她们他们,当一个人除了上班以外,并没有什么娱乐方式的时候,以上无非是他们心灵的慰藉,无论自己过得如何,啧啧,至少比那些人干净了不知多少,问心是无愧的人,看着吧老天会眷顾的,那些人自己作践自己,活该透了。

在如今的社会里,如果你生在寻常人家,更不幸的是,你机缘巧合知道了不一样的世界。追求爱情,追求梦想,追求美好,去看的更远,更宽。那真不知那些人会怎样的说你,不过不重要,因为要知道每个人所需要的并不一样。

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并不是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如果你运气的话。

我只是难过小说死去的团圆媳妇,和现实死去的团圆媳妇,她们无助无辜的死去,却无人怜悯。

我只是难过,生命竟然被这样的看不起。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

祝福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实现梦想,也祝福没有梦想的人能找到自己的梦想,哪怕仅仅是用来观望。

相关文章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温暖与苍凉交织

    ——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原名张乃莹。 生平:1911年-1942年 代表作:《呼兰河传》 这是一部回忆史,疏...

  • 韬儿手记: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读《呼兰河传》有感 很难想象1939...

  • 那个畸形的年代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本书之前,未曾听闻“萧红”这个名字。直到翻开书,...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城里,处处有不幸。染缸房里年轻学徒的争执闹出了性命,几年过后便被人们所淡忘;豆腐坊中,小驴的腿被打断,从而导致...

  • 读《呼兰河传》有感

    晚霞下的小镇最为安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天边色彩纷华,任由小城人们去幻想,一切都仿佛变得美好起来。看到累了,孩童们...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胡同里有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但人们几乎都只是摸摸便好了,他也不生气。当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买时,她的孩子便争先...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她是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她的家乡呼兰河城里的人物、景色和她的童年回忆。 当我读到萧...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呼兰河这城里,不幸者们似乎都被社会所遗弃,当人们遇见他们时,即便会有一点恻隐之心,也会因为一个念头而转瞬即逝,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呼兰河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np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