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08:56 被阅读23次

芸芸者,华叶盛也。各复归其根,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反其根而更生也。归根曰静,静谓根也。

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诸葛亮是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和思想家,足智多谋,深谋远虑,被后人视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年轻时,他博览群书,修身养性,广交名士,静观天下之变,为出世建立不世功业做准备。后期身体力行,完善自我,尽忠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成就自己的不朽功业。

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诸葛亮一生崇尚宁静,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可以说,前期,他宁静淡泊中待机而动;后期,他积极行动,以明志、致远。

由他写给儿子的《诫子书》,我们可看到其追求宁静的人生境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静思反省的重视。因为清心寡欲,所以能淡泊宁静;因为淡泊宁静,所以能明志致远。这是诸葛亮留给儿子的遗训,既是他对自我人生的总结和感悟,也是他对儿子及后代子孙的严格要求。

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道可道非常道,难怪诸葛先生说“淡薄以明智,宁静以致远。”大自然的秘密常常是潜藏在平静处的,浮躁、急功近利都难以触及到它的奥秘。

正因为诸葛亮善于“致虚极,守静笃”,所以他能在宁静中生出那高明的智慧和让千古兴叹的奇谋妙略。

相关文章

  • 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芸芸者,华叶盛也。各复归其根,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反其根而更生也。归根曰静,静谓根也。 诸葛亮是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

  • 保持宁静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

  •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 近来对“宁静致远”颇有感触,依...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家书78)

    谈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一定要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说起。因为,这八个字出自诸葛亮之手,...

  •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 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可能 ...

  • 乾隆御笔《宁静致远》

    乾隆御笔《宁静致远》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原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 2018-02-22

    拿出字帖,执笔凝看,落笔。今天写到的字帖是“淡泊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所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为写到淡泊,心里...

  • 诵读经典的七大优势

    第一、提高专注力。诸葛亮的名言,宁静致远。宁静就是专注力,做任何事业,任何学问,我们都必须要有专注力,但是...

  • 书法家杨凡楷书作品|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够树立远大的目标,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yn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