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不知哪一只脚,先踏入了江湖,眼睛能瞧见的色彩过于多了,我真怀念那个非“黑”即“白”的时代……
一天中午,老曾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中午的时候带上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原因很简单,温柔贤惠的母亲回了老家。
于是点了一份久违的外卖,由于害怕“饭高峰”,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就已经提前了一个小时订好午餐。
就在十二点半准时下班时,老曾打开手机,地图里送外卖的骑手接二连三路过最近的距离,舍近求远跨过自己或提或送,于是气不打一出来,打了三个电话均被骑手直接挂断。
无奈,只好隐忍,大约到了十二点四十,骑手终于主动打来电话,还没等老曾开口责问,骑手直接在电话里“暴走”起来——“你地儿在哪儿啊?你点外卖不看一下位置啊?犄角旮旯就别点外卖了,自己赶紧来马路边拿,别耽误我时间,不然我又要送下家了……”
老曾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电话又被撂了下来,气得老曾真想挽起袖子抡的就是一拳。当然,这也过于冲动了,为了这档子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犯不着与陌生人肢体接触,打个差评是几无悬念的了!
老曾边想边走,不一会儿就走到了马路边,一眼就看出来那身黄的发亮的工作服,双目怒视接过饭餐时,仅施舍一秒钟的扫视:
那双“倔强”的小眼睛似乎布满了纤尘;黢黑的肤色在汗渍的浇灌下越发显得不谙世事;大雨天却干得蜕皮的嘴唇嗫嚅而笨拙。老曾捏了又捏的拳头,恨了又恨的牙关,突然松晃了,只得哀叹一口凉气,就连“差评”的念头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个社会,其实你很难去分辨谁才是真正的“弱强”。就拿一个外卖小哥来讲,他可能是比你累,但他很有可能挣得比你多。如果单以物质来衡量“强”与“弱”,那么究竟孰弱孰强不言而喻!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真正的“强者”往往喜欢“示弱”,一个外卖骑手,一个月挣得再多,必有其极限,不仅仅是就一个地段的极限,也是个人的身体极限。在工作当中,如果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刻意把自己致力于一个绝对不会被替换的像核心一样的地位,把自己的劳动价值凌驾于彼方所需求的价值之上,我只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上一句——底层的劳动者,缺乏的不是劳动能力,而真的只是缺少一根能认识自己、挖掘自己、反省自己的一根弦儿!
在这个“我弱我有理”的蛮横年代,往往那些自诩“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最无耻;往往那些叫嚷“人人平等,尊重弱者”的人最恶毒。因为就像自己的父母爱孩子,那么他一定会告诉他们——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地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别人的评价是需要在意的;怜悯是最让人腐化堕落的!
这个社会,只会有人去关心你持续的“强”,没有人会去关注你足够的“弱”。福布斯排行榜没有倒数的排行吧?
所以,弱者越是把别人施舍的同情当做“坚强的护盾”,越是在自己柔弱不堪时处想要咆哮自己卑微的“强”,那么谁将是真正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呢?
接下来,由你自己慢慢去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