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简书是看了那篇上了微博热搜的文章,一个女孩写的,文章名字挺长的,讲的大概是一对恋人走到一起渐渐成为彼此喜欢的那种人,已记不太清内容了,只记得那天看完下载了简书,也想在上面写写有的没的。
然而,我拖到今天,现在才在码字,这还是18号晚就下了天大的决心一定来写文的。你们呢,多少人跟我一样,下载完简书将它搁在众多软件中,偶尔瞄到几眼后想起,对哦,还没去写,还没去写,念念没忘,等等再撰。
如今拖延症真是成了我(们)生活中,生命中的第一大恶习。
读书时,作业上交前再赶,复习考试前再熬。工作了,边聊天边看点,边听歌边神游,项目不知道怎么着手,设计没找着灵感,邮件实在不想写。生活中,洗个澡能从吃完饭拖到十二点要睡了再去洗,周末要出个门,本来打算早上,不然中午,最后赶上晚饭点排队。就连身体病痛也能一拖再拖,被反复折磨了无数个失眠的夜,快疯了才去医院。
不想做的多少心里会排斥去做,行动自是缓慢,可就算是想做的事情,也是无限循环想想想想想想,做这个动作迟迟不现,中间穿插N多游戏电视剧,朋友圈微博来回切换...
早前在网络上看了一个段子,选择困难症,强迫症,拖延症,说穿了就是穷贱懒。我不觉得全对,却无力反驳,零点几秒的羞耻感一闪而过后@好友一起互相调侃着玩笑。本身这话也不像告诫人们要改正,不能拖延,更像是饭后令人轻松的段子,有几个人看到脸会发热。反而承认缺点后心安理得点,更能理直气壮地缺下去,反正大家都知道了,反正大家也是这样,也不用藏着掖着了,来,一起缺到底,一起拖到底。
事实上应该很多人也并没有想放纵它,有意识到拖延这个恶习,有过挣扎,把很多时间花在下定决心,等等,跟后悔上。想改,一直没改过来的,带着不安的情绪一边刷微博一边忧虑自己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苟延残喘般,越来越讨厌自己,日子过得还不如那些拖到底的。我就是这样,曾经为了警戒自己不许拖拉,还为自己起过个名字:麦桃菈,潮汕话谐音,“迈拖拉”不要拖拉的意思,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读书时就有写小说的想法,工作两年后终于写了个大纲,写完大纲几个月后终于开始正文第一章,第一章完了又搁浅了近一年;有一段时间动不动就生病感冒,立志去锻炼身体跑跑步,等找个有操场,或者附近有学校的住处,等安排个有规律的时间表,等这个雨季过了;早上无论闹钟设多几个,时间调多早,还是照旧能赖床到迟到;......拖延的事情详细列出来怕是要绕地球一圈了。
现在说痛下决心克服拖延跟喊狼来了一样,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既安逸又严峻,如不加严格要求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路上本就有各种已知未知的风风雨雨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这拖拖拉拉停停歇歇,何时才能放眼绿树繁花。
该做的不要延,想做的更别拖。该做的完成了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始想做的,别想太久,去做。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跟拖延告别,如同老虎头也不回离开少年派,你不愿意,它不回头,别让拖延吞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