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且行且思爱生活爱自己优秀作品荟萃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剑池香冢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剑池香冢

作者: 葉葉素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11:06 被阅读0次

爬虎丘,是为了追踪历史尘埃下那些动听的传说和不为人知的典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名言,所以不论景色美否,决意要爬一爬、看一看。

虎丘这个名起得气势非凡,其实不过是城外的一座小山头,《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

虎丘上的景点颇多,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有三处:斜塔、剑池和真娘墓。

斜塔,学名云岩寺塔,是为虎丘十八景之一,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大约建于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传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到1981年终于使这座古塔控制了倾斜。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走过硕大的千人石,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高,笔力雄浑遒劲。进入“别有洞天”圆洞门,顿觉寒气暗生,气象为之一变。

举目见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池绿水。水中照出一道石桥的影子。抬头望去,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悬在上,几名游人正好奇地俯视下来,彼此照面,会心一笑。

抚摸长满青苔的石壁,凉飕飕的感觉沁入肌肤,我却怀疑这石壁是否真如导游所言,在数千年前,曾是驰名一方的剑池。因为据史载,后来曾有无数人来此寻剑,皆“无功而返”,可见,传说毕竟只限于传说。

而虎丘上最香艳的一段传说当源于真娘墓了。

相传这段故事与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关。真娘本是唐代苏州一名歌妓,自幼父母双亡,被骗堕入青楼,因容貌姣美、擅长歌舞而名噪一时。但她人品高洁,守身如玉,立志不受侮辱,为反抗鸨母的压迫而自尽,葬身虎丘,是为真娘墓。

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时,听闻后多次凭吊并挥笔写下一首《真娘墓》,传颂至今。真不知这是一位怎样美艳佳绝的女子,让伟大的平民诗人亦如此念念不忘。

歌妓和诗人,美貌与文采,男和女,死亡和宿命,把这些主题嵌入封建时代的大背景,本来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只是传奇的背后,我们皆很难猜想事实的真相。而那些,都已无关风月和闲情了。

相关文章

  •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剑池香冢

    爬虎丘,是为了追踪历史尘埃下那些动听的传说和不为人知的典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名言...

  •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九洲芳文·F】 喜欢到处撒欢,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沉淀下来的,总归会自动剔除掉不好的画面,便都是美的。 苏桥...

  •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园林春秋

    苏州外号“园林之城”,五湖四海的游客蜂拥而来,大都是奔着园林而来吧——即使因别的事停驻于此,若不借机游览一番,总是...

  • 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苏桥文化

    梦里依稀清澈的小桥流水出现在面前时,心,立即软了:那深深浅浅的绿,那飘飘渺渺的飞絮,那浓浓淡淡的轻烟,风中还隐约传...

  • 人间少许

    会寻世间清池处, 仍有玉蟾向天关​; ​难得人间安乐地, 只许青鸾赴白头。

  • 《莫之仙体》之行书.高子曰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审居室安处者,为得安乐窝;保晨昏怡养者,为得安乐法;闲溪山逸游者,为得安乐欢;识三才避忌...

  • 《居安不忘思危—邵雍的家国情怀》

    《身太平》 原文:人为万物灵,履地戴天生。 气静形安乐,心闲身太平。 作者:邵雍 《安乐窝中》 原文:安...

  • 我的小心情:拙诗抒情献弥陀

    三界火宅无安乐, 生死无常一念间。 贪恋娑婆终成空, 南无弥陀必成佛! 色身虽还娑婆界,心已佛国莲花处。 吾家独爱...

  • 三行诗之241《安乐窝》

    要想有处安乐窝, 便需展开翅膀四处寻枝儿搭窝窝, 因为有了牢固的窝,才会有姑娘来与你哈哈呵呵! 送你一首安乐窝, ...

  • 尝下痛苦的味道

    心向安乐处走,渴望一身轻,翩若惊鸿。 只是回头处却是些羁绊和缠绕,还有一些琐碎的,细小的,绵密的尖锐和痛苦,时时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之剑池香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qz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