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读通鉴(二)君臣之道

读通鉴(二)君臣之道

作者: 曳尾涂中1990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17:08 被阅读0次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回到三家分晋。

      韩赵魏灭亡智氏以后,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到了赵襄子们的孙子辈,三家终于被封为诸侯。

     其时魏国执政者是魏斯,也就是魏文侯。

       文侯,一位成功的君主。

      魏国有个名士叫段干木,文侯每次路过他的居所都会行礼致意,四方贤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投奔文侯。

     其实文侯倒也不见得打心里敬重段干木,但这种免费的人才招聘广告是一定要打的,要不怎么能让天下英才为自己所用呢?这就是君主求贤若渴的样子。

       文侯有个老师叫田子方,是个贤人。有一天,两个人在欣赏音乐。文侯说:“编钟演奏得不够完美,左边音调高了。”田子方笑了一下,说:“我听说,君主只要懂得任用乐官就行了,不用懂得乐音是否协调。现在您能听出编钟乐音有误,我怕您已经听不出官吏选拔上的杂音了。”文侯听了说:“好。谢谢先生提醒。”

    这事儿不管搁谁身上,都会觉得田老师“事事儿”的。听个音乐也得接受劝导,艺术细胞发达还要恭候批评,谁受得了?然而文侯并没有不耐烦,而是洗耳恭听,听出了醍醐灌顶状,还听出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这就是君主虚怀纳谏的样子。

       就这样,文侯任用子夏、子方、乐羊、吴起等一干文臣武将,内修政治,外服边土,魏国很快强盛起来。

       吴起,一位失败的臣子。

      吴起的发迹本身就不光彩。他早年拜曾参为老师,学习是挺勤奋,勤奋到了母亲去世都不奔丧的程度,曾参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你走吧。”后来他到了鲁国做官,当时齐国正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是又不信任他,因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吴起听说后,把自己老婆杀了,当上了将军,打败了齐国。

       大功既立,大毁必至。没过多久,谗言四起。吴起呆不下去了,从鲁国跑到了魏国。

    文侯问大臣李克:“吴起这个人怎么样?”李克负责任地告诉他:“吴起这个人,人品比较差,贪婪又好色,但是说到带兵打仗,我看司马穰苴都比不过他。”

      关于用人需不需要看人品的问题,孔子的孙子子思有过一番论断。有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苟变这个人可以统领五百乘的军队。”卫侯说:“我也了解苟变的才能。但是,苟变当小吏的时候,吃过别人家的两个鸡蛋,所以才不用他。”子思说:“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因为区区两个鸡蛋就否定一个人才,不是太草率了吗?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是天下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有谁会来辅佐您呢?”

      文侯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重用吴起。

     吴起确实是有本事,带兵打仗毫不含糊,东征西讨,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吴起的梦想并不仅仅是当一个常胜将军,他必须给自己的头衔上加个政治家。

      一个臣子最大的错处不在不懂政治,而在于明明玩不转还要去玩。

     文侯去世了,武侯继位,国相一度空缺。吴起以为武侯会任命自己,结果任命了田文为国相。

       吴起不服,去找田文说理。田文说:“我知道,我能耐没你大,本事没你强。但是现在新君上位,人心思动,百姓犹疑,你觉得这个时候谁更适合做国相?”吴起没话说了。什么意思?国君年轻,你吴起这么厉害,又掌了权,再萌生点异心,还不得造反呐?

       几百年后的刘备就深知个中厉害。

      兵败夷陵,退到白帝城的刘备,此时只想着一件事,阿斗怎么办?

       他叫来孔明,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肯定能成大事。如果我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要是他实在不行,你自己可以拿主意(废掉他)。”

     诸葛亮听了,泣涕横流,汗浸项背,说:“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少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什么害怕呢?因为他深知,一旦他的回答稍稍表现出默认的意思,后面很可能就是摔杯为号,刀斧手齐出,把他挥作两段的剧情了。

       这是一次托孤,也是一次试探。

       诸葛亮打消了刘备的怀疑。

      又过了一千多年,已是晚清时节。曾国藩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此时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邀功请赏,而是上表裁撤湘军。

      正是这步棋让他没有走向兔死狗烹,得到善终。

      吴起不同,既不会像曾国藩一样自剪羽翼,也不能如诸葛亮一般谨小慎微,所以一旦赏识他的君主离开,等待他的只能是反攻倒算。

       在魏国是这样,在楚国也是这样。

       楚悼王很欣赏吴起,任用他为国相。吴起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同样地,他也得罪了很多人。

       悼王一死,贵戚大臣群起攻之,吴起死于非命。

      上蔡苍鹰,华亭鹤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吴起并不孤独,还有很多后来人重蹈悲剧。

       晚唐温庭筠,官场失意,嘉陵江畔,写下诗篇,或许道出了吴起们的心声。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相关文章

  • 读通鉴(二)君臣之道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

  • 总结:乾与坤

    通过对乾坤两卦的学读,明白了乾坤之道,是天地之道,是夫妻之道,父子之道,亦是君臣之道。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

  • 君臣之道

    一向受老板赏识的李总最近被打入冷宫,发配到工地监工去了。 李总的特点是忠诚、肯付出。不论份内份外,都会操心;无论大...

  • 君臣之道

    将相忠奸(资治通鉴第四卷C) 书接上文 接下来这个故事妇孺皆知 完璧归赵——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

  • 2019 年 1 月影视书 | 读《资治通鉴》的牢骚话(三)

    回顾: 读《资治通鉴》的牢骚话(一) 读《资治通鉴》的牢骚话(二) 几句牢骚 1. 读《通鉴》,一直以为三国是从黄...

  • 话说君臣之信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

    话说君臣之信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 “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说明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对于一个国家...

  • 呐,你们朝思暮想的商鞅结局!

    兔哥读《通鉴》系列5 兔哥读《通鉴》,今天继续上线。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随即便被诛杀。《资治通鉴》卷二周显王...

  • 国学之道精髓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学习之...

  • 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6)

    昨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何谓君臣之道,何谓父子之道,我们应该尊重一切该尊重的人。 今天继续往下读: 陈臻问曰:“前日...

  • 国学12道

    【国学12道】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通鉴(二)君臣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xj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