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母亲,照顾母亲,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你的生活不能自理,反倒要被85岁的母亲照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是无奈?是痛苦?还是一种,毫无知情?
电影《妈妈!》,原是导演杨荔钠《春梦》《春潮》《春歌》“三部曲”的第三部《春歌》,后来,为了强调故事中妈妈的作用而改名。
在电影中,65岁的女儿冯济真与85岁的妈妈蒋玉芝相依为命。本来妈妈蒋玉芝是一名睿智而任性的老婆婆,但在女儿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以后,85岁的她,担负起照顾女儿,和整个家庭的责任。
电影播出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反响。看这部电影时,我被母亲蒋玉芝浓浓的母爱所感动。但同时,我想深究的一点是,孤独,是否就是知识分子的宿命?
女儿冯济真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到了晚年,为何只与母亲相依为命,是她的恬静、她的学识,还是她的性格害了她?
关于以上的这个问题,在看完了电影以后,我总结出了四点,无论对错与否,也分享出来与各位讨论。
01.她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尼采曾说:“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因为每一个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是的,尼采的话说得没错,但又不全对,起码,冯济真就不是。
影片中,冯济真已经65岁了,她对生活,已再无波澜,她根本不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冯济真每一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作为一名大学退休教授,冯济真每天到斋堂义务工作,晚上又做义工清理街道。
在她的生活里,只要有母亲和她自己,足可。别人,根本无法插足到她的生活中来,她也不允许别人插足。
也许,就是这种活着,让她享受着自己孤独的一生。
02.她的恬静得让人窒息
作家冯骥才说过,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是的,的确是这样,冯济真很低调很恬静,她每天都重复着自己的工作,甚至不与人交流。
每天的早菜,她都是三条咸菜,一碗白粥。每天晚上,她不是看书,就是在整理父亲生前的资料。
她不与人交往,恬静得像静水。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女的,今年40岁了,未婚。她面容姣好,身材也挺不错,在她年轻的时候,有不少的追求者。但,当恋爱以后,每一位跟她相恋的男生都会自动放弃。
男生说,她太闷太无聊,跟她在一起,一天说不了一句话,日子,过不下去,只能选择分开。
是的,平静如水的生活,可以,但最怕的是,生活变成了一滩“死水”!
03.她聪明得无人敢近
智商达到了峰值,总会让人望而生畏。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冯济真一家,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在她们面前,智商都秒变小孩。
在电影中,当冯济真患病的时候,她小时的顽劣竟然出现在她外表恬静的身上。
影片中,冯济真对那位医生说:
“我跟你说,不要以为认识我父亲就可以控制我,话说回来,我们可以做一个交易,你去工作,换我父亲回来。就跟他说,他女儿要等他回来才肯出嫁。到时候我嫁给你,你再出去工作,你就不用再回来了。”
这段让人细思极恐的话,就是冯济真性情的另一侧面,一种真性情的表现。
同样与冯济真的患病遭遇类似,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也不幸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导致肌肉不断地萎缩。后来必须禁锢在轮椅上,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霍金患病以前,他的朋友都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霍金确实是聪明得让人害怕。
冯济真与霍金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但正是他们的聪明绝顶,让他们走上了孤独的不归之路。
04.爱情是她的身外之物
有人说: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世界,因为世界的样子取决于你自己。
是的,当一个人把自己当成了整个世界,他们就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人。
所以,对这样的人来说,感情,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即使是相恋,他们爱上的,也只会是自己。
在冯济真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爱情。爱情,知识他们的身外之物。
在整部影片中,唯一出现的男性,就是治疗她妈妈的男医生,除此以外,再无男人。冯济真的世界里,已无男性。
也许,是她真的不需要了。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心境。
写在最后
《妈妈!》这部影片,很多人都说是一部似诗如画的电影。没错,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但仔细思考,当女主人公冯济真因病去世以后,与之相依为命的85岁的母亲,该何去何从?
这,的确让人深思。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冯济真早年时就结婚生子了,那么她在戏中的悲剧,是否就能改写了呢?
有人说,在中国人眼里,不结婚是错,不生小孩是错,刨腹产是错,老少配是错,整容是错,有钱是错,没钱更错……自己的人生,非要别人来指手画脚才算走了正道。
但如果世上真出现剧中《妈妈!》这样的案例,恐怕有人站出来给我们指手画脚,悲剧就能避免了。你觉得呢?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成长营 第 7 篇1881 字 一共1281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