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这样比较长跑与短跑的不同之处:
短跑有时候需要激情、天赋,但是到了长跑的时候,这些玩意就没有用了,需要的是你在真累的时候,能否再突破窗户纸,继续往前跑。
白岩松曾把自己的事业视为长跑,他认为,在长跑最艰难的时刻,靠的是一个人跟自己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好的新闻往往是长跑的结果,而一个从业者从入门到优秀,更是一个寂寞的长跑过程,除此没有捷径。这不是一个短跑的时代,而是一个长跑的时代,选择长跑还是短跑是一个问题,长跑可能要寂寞,可能要坚持短跑,反而需要在局部的时间里显得很成功。
在写作平台上曾经有写友私信问过我:
你写多长时间了,收益怎么样?
这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更有甚者就是一个简友说什么我有20万字的手稿,放在简书上发布会有怎么的收益呢?我看他的主页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写!要想知道简书平台的收益如何,你倒是发文试试,不就知道结果了吗?
喜欢文字,持续阅读这些年,但忙忙碌碌为生活打拼,终究没有写下文字。2020年春节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于是在头条上注册账户,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
刚开始懵懵懂懂,每天都写一篇小短文,先打草稿再敲键盘输入发布,欣慰的是头条后台有免费的写作课,一周的时间给新手科普头条写作的基本常识。那个时候头条要求过千粉才能开通收益,一个新人,没有拿出手的作品,增粉很难,于是我一边练习,一边欣赏平台推荐的文章,就这么一路写了下去。终于在7月份粉丝过千,才开通原创收益,这距离我动笔写作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月,在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默默耕耘了210天。
也就是在头条写作的过程中,同年八一平台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学习班,用飞书平台学习,那个时候我的小城再次按下了暂停键,可以安心在学习班里学习。经过老师的分享我知道了简书平台,立马被这个干净、包容的平台吸引了,初步了解了平台的调性后,8月8日就开通了日更挑战打卡活动,至今已经620天了,没有用过一次复活卡。
简书平台的文集和专题功能,让我更加喜欢,可以用文集的形式收集不同类型的文章,为了鼓励新人,我毫不犹豫参加了平台举办的消零派活动,并专门建立了专题收录消零过的文章——一边持续写作,一边支持新人。
我在简书书写一年左右的时间,有人邀请我给公众号投稿,刚开始一篇10——20元,也许慢慢会多起来,被我婉言谢绝了,理由很简单,目前我的水平还不足以去投稿,我不想目前就为拿一点稿费迎合编辑的喜好,我希望在这个平台练习不同文体的写作,让自己在这条路上成长起来。
在持续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刻意练习过故事文的写作,但效果却不尽人意,那又怎样?跟着老师学习呗!
我给自己三年的练习时间,常言说“事不过三”,如果三年的时间我的写作水平还没有长进,也许我真的不是码字的这块材料,充其量不过是一堆废柴而已。
事实是:
第一年每天只能写几百字的小短文,明明想的很多,却写不出来,一年下来勉强码了50万字,收入500元;
第二年持续码字,篇幅长了一些,试着写系列剧拓展长度,一年下来码字100万,现金和钻贝等值2000元;
今年是第三年,除了持续写系列剧,篇幅也拓展到了两千多字,第一个季度码字39万,年底有望150万字。
虽然篇幅的长度不能直接说明文字的深度,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变的可能?大概率会在写作之路上坚持下去!
在此,我有自己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