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为人当有自己的主见,应有谦恭之外的勇气,这样才是所谓的无愧于师,无愧于天地与自己的内心。
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救援。随行之中有一人异于其他人,充满勇武之气,此人便是毛遂,平原君携他前去。楚王心中似是畏惧秦军而不愿出兵,此时毛遂上前说道:“出兵之事,非害即利,简单易明,为何不出兵?”楚王非常恼火,但毛遂依旧上前拔刀向楚王,问楚王若赵军有难,楚军何来安宁?楚王喜于毛遂之勇,随即同意出兵。我们就是要在应坚定意见时绝不能软弱,当仁不让。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经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便注定他的一生不平凡。生于销烟,有沸腾之血,从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他感受到了人们的伟大力量。从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责任,他用兵如神,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带领人民积蓄力量。此人便是毛泽东同志,他有力的词句中都可感受到他心中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当仁不让的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崛起。1941年10月1日刻骨铭心,从此刻便踏上新征程,“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经之事未曾忘记,赤子之心永留。这正是“我辈”之人。
无论何时何地“我辈”之人必当有所作为。保持谦恭同时,应有当仁不让之勇。我辈岂是蓬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