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这么两套题,一道是英国心理学家彼得·沃森(Peter Cathcart Wason)1966 年发明的,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种纸牌,它的正面是一个数字,背面是一种颜色。现在桌面上有四张牌,它们向上的一面分别是 第一张牌是数字 3 * 第二张牌是数字 8 * 第三张牌是红色 * 第四张牌是棕色 好,现在约定一条规则:“如果纸牌正面的数字是偶数,那么背面的颜色就必须是红色”。现在我们想知道桌上这四张牌中有哪些牌违反了这条规则。那请问,你至少需要掀开哪几张牌呢?
另外一道题是酒吧规定,只有18岁以上的人才可以饮酒。下面这四张牌的正面是一个人的年龄,反面是他喝了什么 —— * 第一张牌是 16 * 第二张牌是 25 * 第三张牌是可乐 * 第四张牌是啤酒 请问,为了判断都有谁违规了,我们至少应该翻开哪些牌呢? 相信很多人听完第二道题都会很快给出答案: 16 岁那张和啤酒那张。后面这道社会题和第一道逻辑题,它们内在的数学逻辑结构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只有少数人能把第一道逻辑题做对,而大多数人都能做对社会题。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我们人的大脑本来更喜欢社会题, * “借车要加满油”、“十八岁以下不许饮酒”这些我们熟悉的社会规范,会非常敏感。而对“偶数背面是红色”这种抽象规则很无感。
因此,我们跟人沟通一定要多打比方。当然,打比方并不是简单地“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也不仅仅是“跟熟悉的事物类比”,而是要给一个生活中的情境,以期能够调动大脑更多、更古老、更快速的区域参与分析讨论。比如说我们毛主席用“纸老虎”比喻反动派,比如古人形容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这就是十分抽象的问题, 但是治国你不懂,炒菜你懂吧!“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句话就把治国道理说明白了! 意思就是治理国家就像烹饪鱼鲜一样,要小心翼翼,不可随意翻动, 否则鱼肉就翻烂了! 一下就让人想起情景从而快速接受这种思想。我们演讲、说服别人的时候也可以尽量多用打比方,就让沟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