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碎的个案研究,都是以“见微知著”与“以小见大”为特征,以回应整体历史所关切的学术问题为旨趣。换言之,具体个案研究都是在整体史的观照下进行的,都是在正常学术史的脉络下进行的,都是能回应并推进学术史演进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些个案或碎片研究是在整体史观或宏观论述的倒逼之下完成的,所以它与生俱来就有着与学术史对话的性质,从而避免了碎片化。
读书:警惕碎片化3(三)以表面现象为中心的研究
现象是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要素,历史学家功力的重要体现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恢复历史事实、呈现历史现象并不意味着历史研究工作的终结,因为在历史认识当中除了考证性知识与抽象性知识之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且复杂的知识,即价值性认识。
没有价值性认识的史学研究,就如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它是漂浮碎片化地存在。所以,李红岩就曾指出所谓“碎片化”就是治史者仅仅停留在完成考证性知识与叙述性知识,放弃了价值性知识的追求:构成碎片化研究的两个要素,一是选题缺乏与历史研究相匹配的价值意义,二是认为具体的考据工作是史学研究的全部与最终目的。
史学研究的价值性知识就是史家通向历史发展本质的有效途径:“‘碎片化’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区域研究的划分,而在于其缺乏对各类社会现象所能表达的意义及其蕴含的社会变迁的内在机理的分析和理论抽象。”
只有历史现象的简单描述、缺少理论分析与思想深度的史学作品必将列入碎片化的行列。李长莉强调:“如果所作论题仅止于对某种具体事象的实态描述,一味追求平面化的‘深描’与‘细述’,即使十分清晰地还原了事物的原貌,其意义仍然微弱。”
史学工作者对历史事实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宏观意义的阐释,揭示其‘何以如此’的深层根源及逻辑关系,则只是缺乏意义关联的历史碎片。”有的学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历史学界内“仍然存在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事实不见分析,只是讲是什么而不讲为什么的倾向。”
为避免这种以表面现象为中心的史学研究,学者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的理论思维,要努力探寻历史深处的曲径通幽:“已往的历史研究大多只限于表层的记叙,只把历史现象归结为某些抽象的词句或概念,就此止步。但历史的主人是有血有肉的心灵,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化身或体现,历史研究最后总需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幽微,才能中肯。”
只有将隐藏在历史现象深处的本质揭示出来,只有将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出来,只有将人们心灵深处的普世价值钩沉出来,才可以算得上是史学研究工作的完成,不然的话就会陷入碎片化之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