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作者: 楚天风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7:07 被阅读288次

        11月15日,值此"西泠印社115年社庆大型系列展览、湛江寸金印社作品首次入展西泠″之际,寸金印社涂乃光社长带着印社同仁来到了西泠印社学习、参观、交流。

      对于西泠印社的直观感受,不仅仅在于昔日的网络资料介绍,更在于今天的朝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西泠印社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有 “天下第一名社”盛誉。

        它就静悄悄的竖立在西湖的旁边,白墙黑瓦的小院里,是曾经的文人雅士纂刻金石陶冶情操的地方。相对于名气,游客却是奇少,仿佛是一座缩小的江南园林。进门有柏堂、朱阁、印廊,踏着石阶上山,有池塘和遍布书刻的石洞,在西泠印社的顶峰眺望湖中的三塔,风景这边独好。

        我久闻西泠印社作为杭州三西之一的地位,但到此处我并非赏景而仅为朝圣。但若为心静,此处倒也是一个好去处,摩崖题刻各有风骨,每一处都值得好好玩赏,加之园林雅致,一株株枯藤绕树而上。一处屋舍前种植着两株七角枫叶大树,在初冬时节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大地,色彩层次分明。湖水中的荷叶早已枯萎,"目阅残蓬怜瘦影,芳心入梦待明春",对于长期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港城湛江的我来说,这样的景致很有一番情趣。

        在湛江市寸金印社涂乃光社长的带领下,与印社黄春、刘宜华、钟任福、陈尧刚、卓大、罗石英、陶笛、吴家强、唐宏雷、张家湛等同仁,带着朝圣的心情,从浙江西湖美术馆、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一路走来,穿越百年经典,大家感概万千。志于道,游于艺,沿着大师的足迹,一路前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就如同从西子湖畔拾阶而上,每一步只有踩稳走实,才有可能到达更高的地方,遇见更好的风景。

        楚天风撰文并摄影,2018年11月15日於杭州

西泠之旅第三天:参观中国印学博物馆 西泠印社留影 中国印学博物馆留影 西泠印社留影 中国印学博物馆作品欣赏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相关文章

  • 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11月15日,值此"西泠印社115年社庆大型系列展览、湛江寸金印社作品首次入展西泠″之际,寸金印社涂乃光社...

  • 张耕源先生应邀参加“百年西泠•中国印”西泠印社布拉格特展

    “百年西泠•中国印”西泠印社布拉格特展 捷克当地时间2019年8月22日,庆祝中捷建交70周年“百年西泠•中国印”...

  • 西泠

    西泠桥畔埋忠魂,护山护水护佳人。 西子湖边留香冢,爱山爱水爱英雄。--浏览14甲午清明游西湖途经武松,苏小墓照片有感

  • 西泠

    甫一踏入小镇,清冽的空气立刻像海水袭上沙滩一样包裹周身。青石板铺筑的路面厚重沉稳,将我们从尘世接过,渡往桃源。前方...

  • 西泠后四家之陈豫钟篆刻讲堂一百一十九

    继西泠四家而起的,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世称“西泠后四家”。亦或将前四家与二陈称为“西泠六家”,或将八人...

  • 《莫之仙体》之小楷.西泠桥畔醉红树

    西泠桥畔醉红树 西泠在湖之西,桥侧为唐一庵公墓,中有枫柏数株,秋来霜红雾紫,点缀成林,影醉夕阳,鲜艳夺目,时携小艇...

  • 西泠桥

    钱塘落寞 同心难结 西泠桥畔 松柏葱茏依旧 油壁车颠沛流离 走不出寂寥 找不到归宿 吟风弄月 竞叹红颜何命薄 无...

  • 西泠桥

    行经孤山麓,步过西泠桥,斜阳正好处,西啤炒年糕。

  • 仰望西泠

    西湖三月美如画,陪读闲余逛一下。 百年名社西泠印,顶礼膜拜众大家。 一代宗师吴昌硕,水云高僧李叔同。 艺术大咖丰子...

  • 西泠朴

    青苔生古木,古木抱相生。 名曰西泠朴,情深比梁祝。 斜木心已腐,立干强倚柱。 双双荫西泠,多情俱专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越经典之百年西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a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