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株枝繁叶茂的仙桃树,树枝向东西延伸形成两个拱门。它们连接阴阳两界,由神荼(shēn shū)、郁壘(yù lǜ)两兄弟镇守。
夜幕降临,阴间鬼魂通过此处去往人间,每日凌晨再依次返回。
若有逾时未归,为祸人间的小鬼,兄弟二人便将其擒伏喂给山中老虎吃,很是震慑一众鬼魂。
后来百姓便把二人形象刻画出来,制作木版年画贴在家中,以祈福家宅平安。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两位门神。
千年历史过去,门神也有了更多的色彩!

钟馗――百鬼之王
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新年贴年画已成为我们的传统习俗,一幅钟馗贴在家中,有求必应。
不过这钟馗像贴哪里,还是有讲究的。
若是求得钟馗像,一定要把它贴在门后或是后门,因为钟馗防小人,而小人不走正门。

这幅木版是线稿版,成品年画为单色木版年画。

单色木版年画简单易操作,只需要在刻好的木板上均匀刷上墨汁,覆以宣纸,用推板轻推使木板刻画的形象附于纸上即可。
这样一张木版年画,1-5分钟就能印制完成。

相较于单色木版年画,套色木版年画的成功印制离不开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印刷技巧。
一种颜色一块版,套色木版年画需要在所需版上反复拓印。


套画套色顺序为,先印黑,后黄,再红、绿、青、有些画样还需加托水红,或印脸。
之后要停一段时间使颜色“吃”入纸内。之后再“晾”。


这里是开封鼓楼,是开封最热闹的地方。
鼓楼两侧两幅年画是非遗传承人任鹤林老师自费设计喷印,亲自挂上。
他们就像是两位老人,望着来往的人群,见证着古城的过去!

任鹤林,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
1965年考入河南大学艺术系,改革开放后,任老被调入开封朱仙镇年画出版社工作,担任主编、副主任的职务,接触到木版年画这一行业。
半路出家的任老,一如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40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木版年画。
从60岁退休开始,历时六年,任鹤林老师硬是用自己的双手,紧握一把把刻刀,将40多年来从上海、北京及王树村处收集的年画史料近300幅,省内外木版年画资料千余张,全部复制完毕。
任老手下的作品,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很多人在支持我,在理解我。”
我做不了什么事了,我就把这个事做好,我要找一个好的学校,把这个当为一个专业,培养一帮学生,在这些掌握了年画技艺的学生中间,再过二十年,我们悠久文化的历史技艺,在他们心中就扎下了根,就会更好的再传承。再传承。”

任鹤林老师说:
朱仙镇年画的源头在开封,我国木版年画的根也在开封。
我们应该为开封木版年画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努力。
(注:图片源自壹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