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海上来

作者: 周Jourway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01:36 被阅读33次

    今天我想写点关于我眼中的魔都,上海。

    昨天刷抖音,一连几条推送都是关于这几天上海外滩在试运行灯光秀的绚烂夺目画面,为了下个月的进口博览会。

    你问我漂亮吗?

    恩。

    你问和我有关吗?

    大概有吧!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除了地域上的原因外,再有就是最美好青春的那几年,我都奉献给了北京,自此再无其他空间再去安放一段初恋。

    你问我上海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概有王安忆《长恨歌》里描写得精致的旧时弄堂的儿女情长,也有陆家嘴光怪陆离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早九晚五上班族的复制粘贴,也有梅赛德斯奔驰体育中心国际范的演唱直播让人分不清梦与现实的差距,也有虹桥浦东机场此起彼伏的飞翔降落的旅程与故事,也有恒隆广场里刷爆卡也满足不了的虚荣心和安全感,也有迪士尼乐园比烟花更灿烂的童年掩映在现实生活的泥淖中……

    而我的上海呢?

    第一次来这里,2011年,当时你知道我对于这座城有多憧憬吗?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仪式感满满,出发前特意配了一副新的隐形眼镜,换了个新的发型。第二天就和最好的朋友,以及好朋友的男朋友们一起,大家浩浩荡荡地坐着大巴出发了,目的地未知,但是意图很明显,用两个月的假期打工赚钱体验生活。

    在四星级酒店做服务生,要求必须穿制服和皮鞋。对于第一次穿皮鞋的我们来说,站了一天下来,都发誓这辈子如果还有下一份工作的话再也不穿皮鞋了。第一天下班,大家一起发了一条说说大致意思是,在天堂一般的地方工作,却住在地狱一般的现实。

    酒店给分配的是弄堂里六七个人一间的屋子,除了五湖四海的人外,什么也没有。作为初入社会的学生,哪里接受得了这样的环境?晚上大家一起在杂货铺买洗漱用品,恰巧遇到一起上班胖胖的小姐姐,她把我的那一份全部付了钱。这是我感受到属于这座城的第一份温暖,虽然那个夏天已经炎热到快要中暑了。

    可能是社会对于每个少年的第一步总是极为苛刻,也可能是我们未曾被发现的潜能到最后都会被激发出来。我们竟也习惯了这种状态,每天按时打卡,下班一起去吃宵夜。老师傅对于我们也是极为有耐心,假期带我们去看海,去吃麦当劳。

    虽然最后酒店出于他们对于经营理念的考量,我们被告知只能做一个月。当最后一天拿着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赚的这么多的钱,已是兴奋不已。早就忘却了师傅说的,其实按照合同规定的他们属于违法行为,我们是可以去告他们的。

    这是后来我才知道的,这里是一个可以讲法律的地方。不管是职工还是老板,都被法律所保护和约束着。

    第二次来这里是逃离北京的再一次启程,坐了一夜的火车,从北方呼啸着而来,浩浩荡荡。可是落地上海站倒地铁就晕了方向,3号线和4号线总是在不知不觉间交织着,好不容易赶到淞虹路,来接我的表哥坐着公交把我带到很偏的某个镇上。我心想,完了,这和我心里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上海差得可远了。我总以为中途会有转机,却一下在这里扎根四年之久。

    上一份工作,也就是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由于当时视野不行,在长远潜力和即见实力面前,我选择了后者。干了四年整,换了四个直系领导,跨了好几个部门,也荣幸地把自己坐病了。

    再到上海整改生产型企业,随着公司搬离上海半年。功成身退。于是第三次回归,又是重新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要选择从这里开始,大概是目前的状况,只有上海能满足吧!抑或我的健身卡还有一年到期,不用就浪费了。

    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再来,我仍旧是置身事外的状态。我日常混迹在外环以外,上班不用挤地铁公交,也没那么多的灯红酒绿。偶尔嘴馋了就去麦当劳打个牙祭,或者去海底捞狂欢一下。

    在上海和在杭州、南京……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今城市化的程式化如此雷同的环境下,除了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小吃与标志性楼宇外,其他的都差不太多,所以会听到有人说每天在陌生的宾馆起来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在哪?

    两次在嘉定区的近铁城市广场看见的故事告诉我,也许这是我对于这座城另一个纬度的认识,然后懂了他们的选择,也明白了自己回来的理由。

    车水马龙,霓虹初起,属于夜躁动的帷幕就此拉开,仿佛空气里都散发着一种握不紧的欲望。天桥上,一个小哥哥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设备给另一个小哥哥拍照,各种找角度,近景远景,仰拍俯拍的,被拍的小哥哥也在摆出一张与世隔绝的忧郁脸。我在想,成品会有多好看呢?好像也不用想了吧!满满的浓情蜜意,我好像看见了爱情。就在那个瞬间,我想说我想要谈恋爱了。

    午夜渐浓,有人微醺,有人落单。看见路口一个女孩捧着一束花在自拍,旁边放着一盒蛋糕。我猜想了好几个故事。譬如她今天生日,男朋友送了她一束花,却忙着加班没时间陪她庆祝。又譬如她买了花和蛋糕,回到家有人在等她一起吃个饭,再譬如这是个孤单又励志的故事,今天生日,她没告诉任何人,下班觉得自己有必要庆祝一下就去蛋糕店买了十点后半价的蛋糕,恰巧路过花店,觉得家里除了自己没有一个生命,就买了一束花来陪伴。再在路口等红灯的瞬间,想着拍一张照片留个纪念,不发朋友圈,不发微博,只记录此刻当下的自己。

    大城市总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生活的诉求,看似拥挤的人潮,最后都变成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在这里,有人恋爱了,有人考研了,有人和偶像同框了,有人结婚了,有些人出国了……真好。

    如果你让我再具象一点我的上海的话,那我只能拿出一个人,张爱玲。最近正好在看刘若英演的她的自传《上海往事》,让我从文字的凛冽面看见另一个鲜活的她。感叹到她也只是时代变迁下的产物,因为当今的文坛再也不会出现她这般的传奇。

    亦如此刻的上海,不会被奴役,不会被瓜分,有的只是外滩一道黑压压的国内外游客,再无其他波澜。

    上海依然还是那个上海,而你还是你。这里一天有多少个故事在发生着我不知道,但其中必定有一个属于你。

    他从海上来 他从海上来 他从海上来 他从海上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从海上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t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