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泪窝浅。
前天朋友聚会,朋友的父亲精神矍铄,年过七十端起酒杯依然谈笑风生,席间有好友提起父亲是中医,那叔叔竟然是父亲的旧知,提起往事如数家珍,言其与父亲在五七干校的难忘经历,让我仿佛回到8岁孩童时代,不禁嘘嘘不已,眼前模糊了。
如若父亲如叔叔般身体健康,他们能在一起定然谈的眉飞色舞,亦或老泪涟涟。只是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父亲依然中风偏瘫,不复当年神彩了。
父亲祖传五代中医,善治百病,治疗肝病和精神病尤其出神入化。忆起我上高中的时候,放学回家,见一素未平生的30岁女子提着礼物到我家,一个农民摸样的男子相陪,那女子呼唤我的父亲叫“爸爸”,其表情羞涩、恳诚,我当时就惊讶了。随后父亲告诉我,她精神病多年,病的时候见父亲慈善,也就疯着叫“爸爸”,经父亲精心治疗,竟然如常人智力无异,其丈夫给他讲述了过去的事情,农村淳朴的她就不再改口,依然叫“爸爸”,父亲就多了一个“女儿”,父亲医术、医德可见一斑。
我排行老六,有我的时候父亲已经四十多岁,老来得子,对我疼爱有加。父亲得病前的三年里,那时我35岁,突然地心态从年轻转变,知道为人父之艰辛,当时定了个计划,每周末尽可能的带父母外出游玩,回想起那辆红色的夏利车真是功劳显赫,见证了那段幸福的时空和历程。记得第一次带父母去南山,在红房子饭店,父亲执意不进门,说那里吃太浪费,我固执地点了四个菜,母亲连夸“桂花鱼肚”真好吃,那时的幸福如春光般明媚,我的心都醉了。
如今父亲再不能出门,前些天出门晒个太阳,竟然如同大病一场,不堪春风寒,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
同样不堪的是作为儿子的我,突然如惊醒般体味那句话:行孝,没有以后,就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