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文友到我家里做客,进我书房随便翻了几本书看,都是崭新的。他说,你读书不用标记的呀?我说,很少,读过就过了,没有划线没有标记。但是,后来我发觉这样的读书方式无异于水过鸭背。
读过的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哪本书,你或许能回答一个书名,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读过这本书,它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而当对方问起下面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或许你会说,明明读过了却什么也没记住。
虽然是本好书,但是读过以后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刚读完,却觉得已经快要忘记讲过什么了。
我以前经常这样烦恼着,迷茫着。虽然读过的书堆积如山,但是真正派上用场的却凤毛麟角。后来,我读到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才知道以前自己一直在追求阅读的数量,而忽略了阅读的质量。看着满满的书屋特有成就感,但是写起东西来,却脑袋空空如也。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介绍了读书5步骤,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非常有用,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书虫”,简直如获至宝,那么对于喜欢读书写作的你,也一定有效。
1.选书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与书相关的信息,把看到的好书和想读的需要读的书记录到读书笔记上,列个读书清单。然后,逐本逐本去寻找,去读。这样做可以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提高选书的命中率。这样做就是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
2.购书
根据自己的需要,检查书籍本身是不是像笔记里写的那样值得购买。然后去实体店购买也好,在网上购买也好。作者建议去实体店购买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实体店买书的种种体验,你都可以记录在自己与那本书的故事里。浏览书架的时候,就会想到“因为这本书太贵,我曾来看过很多次,最后终于买了,果然值得。”这样回忆起了与书相遇的点点滴滴。
3.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与读书笔记的准备。将重要的部分按以下等级提炼出来:“让我颇有感触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里的段落”。
4.记录
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或者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在这里你只需一本笔记本就可以了,把所有的好句好段,感动的,自己的思考都如实记录下来,按时间记录,无需分类记录。你就把笔记本像一个容器一样,把所有东西都放进去。
5.活用
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笔记时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读。
那么可能很多人要问,现在有手机有电子笔记那么方便,这种方法是不是过时了。
我们都经历过小学阶段,都知道写汉字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但我们长大成人后,却再也做不到这样刻苦。在这个做事方便快捷的年代,只要轻点几下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信息记录下来,有很多人甚至懒得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做个简单的记录。
那么假如我们将一篇文章抄在笔记本上需要花三十分钟,而智能手机拍张照或扫描成纯文字文档却只需一分钟,想抄写的文字就能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那么,只要使用智能手机,读书效率就能提高三十倍吗?我想不是的。
即使你用手机拍照,花三十分钟保存三十本书的信息,也不如花三十分钟抄写一本书的内容有效率。
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用这本书的关键词来比喻的话,就是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
只有认真选择一本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然后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这样才能让书中的知识变成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