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最大?宇宙中什么最小?谁的速度最快?谁的年纪最大?巨数之谜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妙想科学系列丛书,[美]罗伯特·E·韦尔斯著,于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这套书每一本谈论的话题都是很重大的学科命题,关于物质、关于宇宙、关于水的循环、关于巨数古戈尔、关于时间等等,但是怎样让五六岁的孩童理解和感知这个世界,让他们了解那些基本的常识呢?这套书巧妙地采用了悬疑设置、趣味引入的方法。每本书光看书名,就已经很引人瞩目了,《蓝鲸是最大的吗?》《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怎样撬起一头狮子》《还有什么比鼩鼱更小吗?》《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恐龙喝的水和今天一样吗?》《怎样知道现在几点了?》《你能数到10的100次方吗?》,疑问语气的设置,有趣话题的吸引,封面上的这几个字都能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和热情。谈论巨大无比的宇宙从一头蓝鲸说起,谈论物质的构成从从一只小鼩鼱说起,谈论数目问题从一只猴子顶香蕉开始,每一个话题都以小孩子们容易接收的事物(很多时候都是动物)作为切入点,孩子们会津津有味地一探究竟。
这套书的视角非常独特,每一本都关注一个点,然后延展开来,直到穷尽。这种方法就像有一根绳子一直牵引着你,让你一直往下捯捯捯,直到发现终点。比如谈论世界上什么最大时,从蓝鲸开始,然后珠穆朗玛峰→地球→太阳→心大星→银河系→宇宙,一点点的引入越来越大的事物;比如谈论世界上什么速度最快时,从人的跑步开始,然后依次列举速度快的事物,鸵鸟→猎豹→游隼→活塞式飞机→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速。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很容易让小孩子印象深刻,而且合上书的那一刻,孩子们很可能掰着手指头回忆什么最小,什么最大,什么最老。
世界很大怎样把它解释的既形象又生动,这套书中多处用到了假设、类比、比喻的方法。“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袋子,里面装满着100个仿制地球,每一个都和真正的地球一样大……”“假设我们把太阳变成一个橘子,但是大小不变……”“即使100座珠穆朗玛峰一座接一座垒在一起,也不过是‘地球爷爷’脸上的一根‘胡须’。”“如果把十万块棉花糖放进一百个篮子里面就有一千款棉花糖”如此等等,拿小朋友们熟知的事物作为类比对象,孩子很快就会心领神会。
绘画中蕴含情节,图画中讲述故事是这套妙想科学丛书的一大特点。科普的书籍由于涉及到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很容易陷入艰深和晦涩之中,而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和专业的术语具象化,融入一定的故事情景之中,趣味性和可读性就会一下子凸显出来。这套书中绘画的故事都非常强。比如《如何撬起一头狮子》中,男孩和女孩一直在卖力地称狮子、拖熊猫、给狒狒们送香蕉,图画中有很多幽默的情节和有趣的画面,小孩子们在嘻嘻哈哈中就掌握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岂不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
这套书是16开的小开本,书中图画的版面设计错落有致,既有单页的整体图画,又有跨页的大幅图片,而且几乎每一本书中都会有竖版的巨幅画面,阅读时需要把书翻转过来,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很贴心的是在每本书的的最后都安排了文末小结,既是对这本书的总结和回顾,又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会加强对书中所谈论问题的系统认识。
奇思妙想学科学,异想天开来科普。科普的书会让人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扩大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更何况像妙想科学这样一套融知识性和科学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科普绘本呢。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突然要和你谈谈宇宙的问题,你千万不要奇怪呦,如果某一天小孩子嘴里突然蹦出“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专业的术语,你千万不要惊奇呦,因为他们读过妙想科学这套丛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