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我的大学我的奋斗
我们究竟是在被什么“塑造”

我们究竟是在被什么“塑造”

作者: 卷卷皮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7:23 被阅读14次

    选择决定命运,价值观决定选择。价值观就是自己大脑里的那些或清晰准确或模糊含混的定义和概念的总和。所以,就其内部因素来讲,我们被价值观塑造。就其外部因素来说:我们被环境塑造--我们身边的人、事、和整体风气。

    我们的大脑里究竟有多少不清晰的概念,有多少模糊的定义时时刻刻的误导、牵制我们,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又如何做到把环境对自己的影响降至最底?

    到底有多少我认为合理的事,在别人看来却是荒诞不值一提?

    有没有什么标准让我明白我们的位置,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高的,不够的,还是合理的?

    我们大脑里的“定义”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拿学英语来说吧。

    当一个人觉的自己一天学英语的上限是两个小时就认为自己“很努力”时,那么当他每天学两个小时之后,就会很满足,很可能被自己的“很努力”感动到。

    可是如果他觉得一天学八个小时才算的上“很努力”时,那么他一天内只学两个小时英语,就会对自己不满,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却没有做到。会觉得自己不勤奋,不努力,不上进。

    所以,自己大脑里对“很努力”的定义,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判断、选择和行动的,这些“判断、选择和行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我们现在的位置、状态和结果。

    有句话是这样的:“你现在的生活是你之前所做所有选择的积累的结果”,细思极恐

    环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环境又是怎么用它那我们都想象不到的强大的“反向塑造力”来塑造我们的呢?

    还拿学英语来说吧,如果你的室友全都是在看韩剧、聊天、打游戏,那么你也在宿舍看看美剧,听听BBC,看看英文的公众号文章就会感觉自己很努力了,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上进呢?重要的是,在室友看韩剧,打游戏,聊天的时候,我没有跟他们一样,我是在做跟“学英语”相关的事情。

    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就是:跟室友“比”起来,我都要被自己的“这么努力”感动的一塌糊涂了呢?可是,如果,你同样是在宿舍看看美剧、听BBC、看看英文公众号的文章,而与此同时你的室友都正在在图书馆奋笔疾书,高效学习呢?你还会觉的自己觉得自己“很努力”吗?你还会被自己的“这么努力”感动到吗?

    如果你是个追求时刻上进的人,你难道不会为你的懒惰和拖延而感到难过焦虑羞耻吗?

    如果不时刻警惕着身边“环境”这个大坑,回想一下自己得主动跳进去多少次,这种无形的比较的力量,真的是一不留神就被“坑”了,更可悲的是,竟身陷其中而全然不知。

    以至于若不及时惊醒自己,时间长了便习惯了,不,是麻痹了。突然有一天,当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在跳出这个“坑”的时候,发现身边已“世是人非”,不知落后了别人多少。

    我时时在警醒自己,却还是发现,自己在这个坑里,进进出出,或者说,真的是一不留神就跳进去了,然后通过一系列反省,反思,挣扎着爬出来......,然后再次的毫无意识的掉进去.....

    环境“反向塑造”的力量有多么大,知易行难的道理多么浅显又多么深刻。

    有没有某个人,某些书,某些道理,一再刷新你的认知?自从订阅笑来老师的专栏,跟着笑来老师学习的这一段时间,他是一个坚持成长坚持学习的人,一再刷新我对“努力、执行力、正确、落后”这些概念的认知,这一段时间,我一直问自己,你真的很努力吗?还是只是--自己认为的自己定义的“很努力”?

    如果能遇到能够检测自己真实“位置”的机会,就上吧。被磨磨唧唧,犹犹豫豫得啦。人们都会习惯性的高估自己,这是个被大部分人忽视的真理。你以为自己在半空中,一旦某个契机出现,一棒子打回地面的时候,不要抱怨这个“契机”出现的太晚就行。

    最近把我“打回地面”是一次参加全国英语竞赛的经历,你的成绩和排名就那么摆在那里,“比较”就是那么客观的存在着,不得不承认那些“高手”确实比你厉害的多。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是个“契机”。刷新我对努力的定义,重新看待自己、评估自己,把自己放在正确合理的位置,重新定义自己对自己要求的标准。

    有时候不能只满足于成长,没有一定的速度的成长,自己会飞不起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究竟是在被什么“塑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n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