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系是经济社会的枢纽。
香帅老师讲到:国家通过银行体系进行信用创造,调控经济,这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银行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相当于水库,而各商业银行就是送水站。
这个水利工程有两个巨大的闸门,一个叫存款准备金率,另一个叫基准利率,前者决定了资金量的多少,后者决定了资金的价格。
信用是银行能够存在的根本,现代货币体系的背后也就是国家信用的支撑。国家通过主导法定货币的发行,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当一个国家的主权受到威胁,信用崩塌的时候。货币必然会出现极速的贬值,比如苏联解体后,卢布瞬间贬值到了之前的几千分之一,无数小康家庭变成赤贫。
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其微小变化会换来整个市场货币存量的巨大变化,因为市场上的广义货币总量等于基础货币量除以存款准备金率。它会受到银行放贷的意愿和个人企业持有现金总量的影响。因为如果银行不愿意放贷,个人和企业持有的现金较多的话,社会上的流动资金会减少,需要央行防水补充流动性。反之亦然。
基准利率是经济冷热的调节器,当市场过热时会提高基准利率,给市场降降温。当市场遇冷的时候,央行会考虑降低基准利率,为市场加把劲。
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两个重型武器,国家可以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保证稳定增长和运行。
但是,除非极特殊情况,国家对这两种工具的使用都要谨慎小心缓步慢行,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大一些的变动都会引发市场的剧烈反应,影响社会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