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的公众号里推荐了脱不花老师的《沟通的方法》,在亚马逊上搜索没有kinde版的,就在京东上买了纸质的,通常对我来说,能买电子档的,就不买纸质的,因为租的房子太小了,这本书有一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我早点遇到这本书,我就会少吃很多不会沟通的亏。
沟通的起点,是倾听。倾听就是全力以赴的去听,只有全力以赴的去听,我们才能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识别出对方可能不会说出口的潜在需求,同时,只有让对方看到我们已经全力以赴的去倾听了,我们给他们的回应才能被友好的接纳。如何才能全力以赴的去倾听呢?答案是结构化倾听,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方表达的时候,你可以在头脑里自动画三个格,把信息中的情绪 ,事实和对方的期待分开。
第一个格:情绪
情绪是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高兴.悲伤.焦虑.愤怒都是情绪,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焦虑,我很悲伤”,而是把情绪藏在话语里,这就需要我们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楚那些是事实,那些是情绪。
比如,公司总是让我加班,这是情绪,总是这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表达的是对公司加班的不满。
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永远,经常,每次”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对方在宣泄情绪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辩论事实真相,而是安抚他的情绪,只有等情绪稳定下来了,双方才有沟通的基础。
第二个格:事实
对方不带情绪陈述的信息是事实吗?不一定,我们只有在表达那些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的内容时,才会说它是事实。
如何才能从对方给出的一大堆信息中判断出事实呢?我们可以用4W还原真实场景,在对方描述得信息中考证以下几个要素: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能用4W还原实际场景,那么对方所言大概率是事实。如果对方这些要素语焉不详,而仅仅是从,“我觉得.我判断"的主观推论出发,那么你听到的陈述很可能 不是事实。
第三个格:期待
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了解了对方的情绪和事实,我们结合二者判断对方的期待。
举一个例子,比如公司客服,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投诉,说收到的商品外观有破损,很生气。我该怎么反馈?是不断跟客户道歉,说“你别生气吗"?显然不是,如果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带着走,就没法听懂他真正的意思,越跟他说别生气,越是火上浇油。
我们可以在头脑里画三个格,分别放入事实 .情绪和期待。
事实:对方收到了一件破损的商品
情绪:他很生气
期待:赶紧换货,最好能得到补偿
所以不要跟他在情绪上纠缠,首先承认他不应该有这样的遭遇,然后承认错误,道歉,紧接着跟上一句,马上给你补发新商品,并且同步发您一个小礼品,希望能弥补一点点您的损失。
发现对方的真实期待以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