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读
蒋勋老师新出的这本《蒋勋散文》稍早前我有阅读,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光,那阵子加班很忙碌,但是蒋老师的文字确是可以让人再度的安静下来,看的时候可以不去想工作的其实。
之前对于蒋老师只是知道这个名字,也大概知道之前有讲解过《红楼梦》,从友人的序里了解到他主掌过杂志、上过电视,但,我对于蒋勋老师的了解兴趣也就止于此了,只是,觉得,文字很美,而有些哀伤的情绪蒋老师的叙述也是柔和的,一些让人觉得可笑的他更是用平和的讥讽写出来,而最后,却又归于对“人性”、对“生命”的关切。
二、启发
不过,2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时候我参加了老师的聚会,和未见的师兄师姐们一起聚会,然后,我被深深的触动了,触动我的点在哪里呢?我们的聚会上,老师提前一天买了包括徐志摩、郭沫若、胡适、宗璞在内的很多作家的散文作品,然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即兴的、久违的、深情的、别看生面的散文朗诵比赛。最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多久没有好好的阅读了呢?你们不要简单的阅读,从作者的文字你就会大概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是怎么样的状态。
我不禁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是啊,阅读是什么?是阅,当然更应该读啊~~我们多数时间看书就是看啊,但有几个人会站好了郑重其事的读出来呢?通过朗读,好像又发现了不一样的文字,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情感,通过朗读会收获不一样的情绪,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突然想到前阵子看过的《蒋勋散文》,于是我想用那天阅读的心情和仪式感再次去阅读这本书,然后,我真的收获了二次感触。
三、了解
友人对蒋老师的介绍是“善述”和“喜舍”,说蒋勋老师是“台北风流人物”,去了解作者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先要了解作者,蒋勋老师1947年生在古都西安,后随着父母成长在台湾,经历过战火、缺吃少穿的苦日子,我本以为经历过这些的人的文字会是忆苦思甜的,大多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好像多少都会有些家国情怀,但大多是激昂的、是有磅礴力量的。
可是蒋勋老师的文字不同,我想,这也和他后来去到法国研修音乐史、戏剧史、文学史和社会史有关系吧,他还当过美术系的系主任,自己本身有是画家和诗人以及教授,所以,他的思维是开阔的,他也是更包容和多元的。
我还找到了蒋勋老师的一些讲座,和采访节目,他的声音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有力量却又绵柔的,看似矛盾其实一点儿也不,他的讲话给你力量,但是他又是个极温柔的人,而且,蒋勋老师的声音非常的年轻。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他说但凡大家,都不会单单是只在某一个领域上突出,你去仔细的了解就会发现她/他们一定是在多个领域颇有建树,例如林徽因,我们都知道她是才女,文章写的好,她还是建筑师,她的英文也很棒,还有冰心奶奶,我们都知道她的《小橘灯》,却很少人知道《when you are old》的中文是她翻译的。
蒋勋老师也印证了这一点。
四、再读
上上周的周末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时候我带着蒋勋老师的《蒋勋散文》一起,在坐车的途中我小声朗读,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以后我还是会自己朗读,然后真真的是从阅读里面又找到了新的乐趣。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一边笑着一边走动着读了两三遍,首先,这个给馒头点红点的场景是我小时候也经历过的,还有就是这里的形容,又胖又圆冒着热气的馒头,好像过年时候蒸馒头的那个画面又重现,我都仿佛闻到了馒头的香味,自己家做的馒头就是想,青少年时期一度不爱春节,可是,年纪渐长以后却总是盼望着,总想着和父母一起忙碌。
还有第八辑中《不可言说的心事》,里面提到了老兵,想起我们去台湾的时候有位骑着摩托车的老兵就等在旅游大巴周边,期待着大陆过去的游客,我爸是位好奇心很重的人,我爸走过去和老兵搭话,告知我们是天津人,老兵说他是河南的,他说其实可能家里的亲人也没剩下了,他不过是想等着听一听乡音,他说,太久没有听到乡音了。老兵,为了战争被迫和家人分开,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再相见,怎能不令人唏嘘?而蒋勋老师最后也说了一句“杨四郎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杨四郎的故事仍在世界各个角落,在战争的迫压下,每一日每一日地上演着”看到这句的时候有些难过,好像,他对他们是怜悯的,也是无奈的。
还有这本书最棒的就是都有配图,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我都没有仔细的看它,后来我觉得蒋勋老师真的是了不起,将苏轼的《寒食帖》就把这幅作品给我们展示,还有很多其他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我觉得真好,有些博物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都去到,甚至有的我都没有听说过。
看了这些好像就会明白,一个人看过的风景、懂得的知识多,是真的很从容,对快乐、对痛苦、对同情、对生命的从容,通过再次朗读,我真的觉得,有些时候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仪式感,更去多接触大家的文字,套用句俗话“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而不能立马身体在路上最好的解决就是用电影和书去认识、去看世界。
希望,看完真本书的大家都能收获自己的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