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今日批注阅读:
13.怎样引导学生从了解事实到认识抽象真理
14.教材的首次学习
15.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
心得:
今日读到这三条建议,关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正如书中所说:总体来说,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学生是以何种方式记住知识的。如果这些知识不是通过理解、分析事例和现象来记忆,那学生就不会运用。
会不会运用知识与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事例的关系,在学习语法时体现得最为明显。不要让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时就犯很多错,要让他记住规则,并准确表达出来,但这个任务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常言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面对新知识时,一定要记准确,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之后出现错误,假若第一次就记错了,就很难改正过来。
第一次学习是从不知到知道,从不懂到理解事例、现象的实质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因此作为老师,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也就是因果关系,特别是面对困难学生时更应如此。
作为语文教师,工作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写作练习时就已经犯错了;而教师的错误在于,没有给学生提出不犯错的目标。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口令要细化、要求要明确,耳濡目染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2.7)今日批注阅读:
16.怎样使家庭作业的检查成为有效的脑力劳动
心得:
建议中提到的现象:刚提问到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这真的是很熟悉的场景。建议中使用草稿纸的方法指导性很强,之前在高年级的时候经常用到,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思考并书写,自己在巡视的过程中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再有针对性地提问,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现在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这种方法还没有尝试,现在想来,只要开始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不断地练习中熟悉并熟练掌握。下个学期将这一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特别是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时,这种方法效果会很好。
书中说:不要把给学生打分作为检查作业的唯一目的。尽量把对知识的评定和其他目的相结合,首先就是知识的新思考、发展和加深理解。学生在动笔写的过程中就会得到很好的自我检测,当然了,老师的关注度和关注点也很重要。
17.评分应当有分量
心得:
不应该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教育过程中某个孤立的东西。只有当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信任、保持善意的关系时,评分才能成为积极脑力劳动的刺激因素。
书中的评分很有分量,真正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读过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努力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在边缘地带也要尽力发掘,给孩子的评分不是随性的,而是真正的有理有据有期待,是对孩子知识水平的肯定,更是对孩子人格的赞赏。非常值得我学习。
18.学习之母不应变成后娘
这一部分重点提出了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例如理科类的以实践性作业为主;人文学科的复习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上,训练整合能力。
方法有效了,带着学生复习的时候就有了抓手,不会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双减”下的复习计划和作业设计更是巨大的挑战。
19.怎样减轻批改作业之苦
心得:
这一部分阐述的重点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就是要努力把学生从书本和思想引向活动,再从活动引向思想和语言。在活动体验中学生所掌握的词语会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生联系,协调好技能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议中指出减轻检查作业本的负担涉及一系列教学根本问题,但这种减压有一些前提条件。第一,要在语法课上留出时间来记录和记忆那些可能会有语法错误的词语;第二,做家庭作业之前要进行详细、周密的准备,避免错误;第三,可以说,有经验的语言、文学、数学、物理老师都有自己检查作业本的方法。经验表明,最合理的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只有测验时才要检查所有人的作业。
定期抽查的方法还是要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的,并不适合于没有前奏的随意抽查。
20.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活动内容
心得:
这一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们:如果你想让学生们成为会思考的人,让学生能够通过清晰的说明、严谨的阐述、有逻辑和连贯性的思想,就请你引导他们去进行充满思想内容的劳动,在劳动中掌握知识体系的关系和联系。请记住,劳动不仅仅是实践能力和技巧,首先应该是智力发展,是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不禁让我想起了带着学生一起养蚕的经历,那确实是一次充满思想的劳动,不仅对蚕宝宝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养蚕的注意事项也了如指掌,在记录观察日记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新的收获,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