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首先要讲的是,说出去的话,对自我的塑造作用。
人们普遍有一种倾向,要维持自己说出去的话,与自己本身人设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微妙的倾向,可以用来完成对于自我的塑造。
因为一种欺骗,一种谎言,一种言而不实,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完成它。而一旦过多的对他人释放谎言,他人明白了这是谎言之后,也会敷衍你。时间一长,你就会活在一片虚妄的谎言当中,会虚浮,会绝望。
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点,可以坦诚自己的缺点,但不能说我就是这样,这样一来就封死了所有的可能性,态度上也非常的不正确。所以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路途上,关于自我的判断的放言,一定要非常谨慎。
对于自己的描述,也以真诚为宜。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非要在20多岁的时候说成40多岁的样子,本身就违背了20多岁的身体激素分泌水平,这就是欺人欺己,不会长久的,时间一长自己就崩溃了。
人心目当中应该有一个理想的自我,这个理想自我是一个更好的自我,代表着一个完整的人,一段高品质的生活,一份合适的人际关系。人应该为心目当中的这般理想而去努力,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所以说出去的话,尤其是关于自我的判断的放言,一定要考虑妥当,并且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的模样而进行安排一一人一旦自己放弃了自己,别人再怎么帮也都没有用了。
上面讲了人说出去的话,对自我塑造的作用。而说出去的话,精准体贴的程度,则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一种体现。在注意了,语言与自我塑造的关系的基础上,一个人的语言越精准,越体贴,它对自我塑造的效果就越好。
精准入微,体现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是一种对于客观世界的洞察,也是一种对于自我的一种觉察。实际上,人的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素书一一求仁之志章,包括之前的论述的种种内容,它的论述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强调一点,自我不是脱离客观世界而独立存在的,而客观世界也可以因为人的很多个自我的交互作用而使之改变。
自己放言的对象多姿多样,纷繁复杂,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多见识,多读书,多与人交流,才能够让自己的语言合乎事实,又合乎人情,又精准体贴。入事,入情,入微,才能塑造出一个完整成熟而又不失赤子之心的自己。
做个小总结:
修身也就是自我的塑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潜移默化的,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应对方法的事情。它首先需要认识自我,比如说准确细致入微的语言描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然后它需要塑造自我,高水平的行为和入微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更好的自我。
上一篇讲了细致入微的语言与认识自我的关系,它借助情商颗粒度的概念,来描述了语言与自我认知的关系。有些人可能因为缺少情志与人的自我之间关系的认识,所以认为人之情志不能代表人的自我,这是错误的,人的情志,是人面对不同环境以及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是人认识自我(觉察),调动自我(行动),塑造自我(反馈)的抓手。
这篇讲了细致入微的语言与人的自我塑造的关系,也讲了自我塑造的目标:一个完整成熟而又不失赤子之心的自我。
下一篇将讲微言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关怀照顾,将怎样通过微言来体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