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计》这本书在书店里的宣传语是,送给小贝最好的一本书,同在一旁的事,蒋洵先生的《生活十讲》。这种有文字标明的生活观点计较文字,都让我有一种老师或大人念叨“我吃的盐比里经历的事儿还多”得被教育感。不过这本《三十六计》读来更让我活生生的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细腻生活的自自言自语,一点也不油腻。
你写给亲戚孩子的信,既是冷幽默,又是肺腑之言,不像是长辈的敦敦教诲,像一个船长在为一个小水手描绘美丽的大海,用默默的哀叹,海的那边也不过如此,以前现在将来都是同样的重复而有多远,无聊而又新奇。我相信任何一个小位都会喜欢一个,你这样还会写信的长辈,你,你这样一个直接谈吗?父母会避讳的话题的怪叔叔。我可以想象你和你的外甥或者侄子一块儿打游戏,互骂对方傻逼,一块目不转睛的看微微讨论哪个体位最爽最刺激,一块儿举着酒杯,共饮到天明。宛然一副黄药师和杨过相见恨晚的局面,任何观众看的都会产生看到电视剧大团圆时的满足感。

读到你写哥哥父母朋友爱人,虽然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但更多的是看到你在写你自己。你爱你哥哥如同我爱我弟弟一样,各自长大,就会各自成家,这种关系既紧密而又疏远。也许到了大家都变成老人的时候,又会回到童年。你写你的父母真的好逗,相爱相杀这个词就是为他们量生定做的吧。你极少提到你的老婆,更多的是初恋女友,想必他如同所有校园爱情故事一样,刻骨铭心。在你的文字里,他好像一潭女儿红,越久越香。你老是提起你喝酒刚开始我不好想象一个拿笔的医生如何举起酒杯,不过后来想象出你麦肯锡商务人士,西装革领标配的疲劳模样,都可以幻想出一副笑容可掬,侃侃而谈的儒商形象,收到一瓶好酒,你回向一个孩子一样,赶紧和朋友一块分享,酒桌上滔滔不绝,聊公司战略、医疗改革,文学动态,或者聊女人,玉器,古迹,反正你样样拿手,样样留心。你的交际很全很广,你对某些个朋友却情深至重,在成人世界里,应该是异常珍贵吧。我有时候特别羡慕北京人,他们的大多数朋友从幼儿园认识到大学毕业到工作后退休,直至死去,都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像我们外地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毕业后工作到工作后退休,到退休后养老,到养老后死去都像是一场大迁徙,很多人虽然在微信上还有闪烁,但是我知道这辈子都不会在见面了。当看到你写朋友叫你回北京一块儿喝酒的时候,我竟然也感到一丝温暖,总会有一个人,他在等着你回去一块喝酒的吧。
当然,这些也只是我个人对你寻寻觅觅的幻想,文字是人都想做出的,最好形象的表达。也许你是一个以前受尽哥哥压迫,现在又不停冷笑他的弟弟,也许你是一个极其厌恶父母的儿子,也许你是一个喜欢屡次出轨尝鲜的老公,也许你是一个交朋友如同收集技能卡的虚伪者。纵是如此,你的个人也不会影响到你的文字。别人笑他一树梨花压海棠,他的诗依然成为千古名唱,别人笑他昏庸懦弱,他的瘦金体依然流芳百世。更何况,人都是凡人,一切诸相,皆是非相。你对女人直言不讳的喜欢,有时候读来真的很可爱,又有一点冷幽默。
你看了喜欢的作品,会特意写下你对作者的交流。这让我想起有一个大师说过,人活在世上就是一个悲剧,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解脱,一样是宗教,另一样是人在看到某些个文化作品的时候,会短暂的沉浸其中,忘我的快乐。作为作家,商人,医生,还能动笔记录生活的细微情感,长了痔疮,能写出一篇大痔,最常用的公文包,能写出一篇|诵词,像老人一样啰嗦,身体健康。这导致我同你一样,慢慢的学会同自身的慢性病和谐相处,细细的抚摸那些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常用物品,时刻听听身体发出的声音。

《大是》这篇你写的韩寒,想必韩寒的大众读者应该比你多,网络粉丝也比你多,你一定遭遇了不少网络谩骂吧。当你看到这些网络攻击的时候,你是不是有着和当初你发明清老家具的时候,收到有人评论,不如宜家的好看时的承诺?我是最近才迷上看你的文字,我也是看着韩寒的文字长大的,神奇的是,当我告诉朋友,我比较喜欢冯唐写的东西的时候,他一本正经的说,从你喜欢韩寒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会喜欢冯唐。
你说你可能再也写不出比不二这本书还要好的文字了,以一篇《泾县》划分文学金字塔作为结尾。你肯定也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现代人赞口不绝的宋词在当时文人的眼里不过是发一发生活的牢骚罢了,没想到后人给他们重修了一座座墓志铭,是为经典中的经典。昨天我跟朋友说,我都很难想象,如果海子,屈原没有自我结束生命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些经典的自我毁灭就像是完成了自我生命的纯度。朋友非常轻描淡写的说,你想知道啊,看看窦唯就知道了啊。
你一定是金刚经的忠实粉丝,恰好我最近也有幸读诵,不管是大作大致大限,还是大戏大寿大定,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