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娃

作者: c风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0:59 被阅读110次

        农历八月,天气日渐凉爽,荒坡上的野草已经开始枯黄,春天种下的玉米都已收获,播种小麦还尚需几日。陕西关中秦岭北麓的山村,年轻人或上学或打工都离开了。大多数房子大门上的铁锁都锈迹斑斑,可能连主人都说不清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几个老年妇女围坐在村东头早已废弃的大碾盘上东长西短地拉家常,几只土狗撒欢地相互追逐。

突然,远处一个人影快速晃动,众人异口同声喊到: “机关枪,今天有什么新闻呀?”

“狗娃早上死了。”话音刚落,此人已经近到跟前:“早上发现的时候已经僵硬了。”

众人沉默片刻,又开始接着闲聊起来,竟无人回应,“机关枪”便转身向村里走去。

“机关枪”本名李桂兰,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此人喜好收集传播各类信息且说话语速极快,又爱走街串巷,这会儿东家转眼又到了西家,所以便有了“机关枪”这个绰号。

在这个村子里,有两个人是不论辈分的,一个是小脚婆,另一个是狗娃。

小脚婆今年年初刚过了105岁的生日,所以村子里的大人小孩统称她为小脚婆。小脚婆有一双堪称古董的小脚,但是据说连她的子女都没有见过这双小脚长什么样子,常有年轻人出于好奇提出要看这双小脚的时候,小脚婆便故作生气地用拐杖狠狠地杵着地大声喊:“僻远,有啥好看的!”小脚婆祖籍是河南省人,抗日战争时期因为饥荒随丈夫逃荒到了陕西,辗转来到这个山村,在一户地主家落脚,男的干农活,女的帮厨做家务。小脚婆是大户人家出身,识文断字,还略懂中医针灸。这在这个偏僻的山村是绝无仅有的。小脚婆年轻的时候常帮人治疗头痛脑热,从不求回报,所以在村子里威望颇高。可是没过几年丈夫就因病离去,这个地主便顺势将这无依无靠的寡妇收为二房。解放后,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地主竟然用自己的裤带拴在门口的核桃树上上吊了。但小脚婆却作为受旧社会压迫的无产阶级而得到宽大。

再说这个狗娃,村子里上到小脚婆,下到三岁小孩都直呼其名,这其中也包括狗娃的弟弟牛娃和侄子猪娃。狗娃天生吐字不清,说话的时候就像嘴里含着东西,陌生人很难听清楚他说什么,但好在他平时话并不多,也没有人在意他说什么话。他50年代出生,具体的年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估计也只有他死去的父母能说清了。狗娃的外形用5个字便可以生动形象地概括了,黑、瘦、小、丑、蠢。大约1米4的个子,皮肤黝黑干燥,瘦的皮包骨头,模样丑到可以吓住哭闹的小孩,常有大人为了制止调皮捣蛋的小孩就说:“不听话就让狗娃把你抱走 。”小孩便吓得钻进被窝大气不敢出,大人的脸上则流露出得意的微笑。

狗娃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狗娃大(关中人对父亲的称呼)是村子里的能人,既是泥瓦匠又是木匠,日子过得比较好。小时候的狗娃在父母的庇护下过得悠哉悠哉,常有同龄的小孩欺负狗娃,狗娃妈便去别人家兴师问罪,替狗娃讨公道。长此以往,村子里的大人便告诫自家小孩,不要和狗娃玩耍。狗娃常常独自一人去田里捉小虫带回家喂猫。

到了上学的年龄, 狗娃大把一个印着鲜红的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挎包挂在狗娃的脖子上,拉着狗娃去村小学报名,在路上叮嘱狗娃:“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教啥你就学啥。”狗娃眨着一大一小的三角眼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村小学是依山而建的几口窑洞,课桌是收缴地主家的几张八仙桌和供奉祖先用的长供桌,用刷了黑墨的门板做黑板,老师则是村子里仅有的几个文化人,据说这几个人的成分都不好,但是没办法,教书的活儿毕竟泥瓦匠或者木匠干不了。负责新生登记的老师姓李,解放前是县城一家洋布行的掌柜兼裁缝,一副黄铜框架的眼镜用纳鞋底的绳子绕过后脑勺固定在头上,他最厉害的绝招就是可以双手同时拨弄两个算盘且从不出错,一手毛笔字更是如行云流水,十里八乡无人能及。

老师开始逐一点名登记,老师笑着问狗娃:“你叫啥名字?”狗娃立马模仿着老师的语气学到:“你叫啥名字?”众人一阵大笑,狗娃也跟着傻笑。

也许是老师长久压抑的内心被这突如其来的哄笑激怒了,也许是因为他觉得终于有机会释放一下内心难以诉说的悲愤,总之老师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大声叫喊到:“回去,明天让你大来。”

狗娃被这冷不丁的一声吓了一哆嗦,竟然哇哇地哭着跑回去了,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不停地抽泣着,狗娃妈问狗娃被谁欺负了,狗娃许久才止住哭泣,用只有母亲才能听懂的语调说老师骂他,至于为什么骂他,他就说不清了。

就这样狗娃的学生时代结束了,他死活也不愿意再去学校。

此后农闲的时候狗娃依旧捉小虫,玩泥巴,农忙的时候便跟着大人去地里劳动,拾麦穗、拔草。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却相当认真。再大一些,生产队里记工的时候也给他记半天工。因此狗娃干活更起劲了,每天一大早就早早起床,拿着农具满村子喊:“起床了,上工了!”起初大多数人都听不清他喊的什么,难免有些被惊醒的脾气暴躁的男人忍受不了披着上衣提着裤子追出去将他臭骂一顿。但是第二天他却依旧如此。时间长了慢慢地大家都好像习惯了他的喊叫,即使偶尔有人早早醒来都不急着起床,赖在被窝等狗娃喊叫。

1968年,狗娃十八九岁的时候,狗娃大四处托人给狗娃张罗媳妇,但所有的女方在村子里打听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狗娃大急了,愣是四处借债,凑出300块钱的彩礼终于给狗娃说成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临乡的一个名叫彩霞的女子,这女方家里不只是为了这300块钱的彩礼,更重要的是这女子脑袋也不好使,据媒人说这女子的妈死的早,加上这女子整天疯疯癫癫,家里的嫂子早想把她嫁出去了,这次总算得偿心愿还落得一个天价彩礼,现在整天笑得合不拢嘴。有人给这彩霞取了一个外号叫“过河卒”,原因是这女子从小就经常尿湿裤子,又常随地而坐,两个裤腿时常污秽不堪,一头长发就如老树上的喜鹊窝,一年到头难得洗上一两次,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临近结婚的日子,狗娃大便伙同狗娃的二大和舅舅等一帮至亲把生产队闲置的养牛的窑洞拾掇一番给狗娃当作洞房。墙上用麦糠混合泥巴厚厚地糊了一层,门窗用黑墨汁涂刷地乌黑,还把狗娃娘当年的最值钱的嫁妆,那个大红色的板柜腾出来摆在显眼的位置,又新制了一些泥丕盘成土炕。

一切就绪之后就开始静等新媳妇过门,狗娃这些天依旧早上下地干活,饭时回家吃饭,吃完饭再下地干活,他并不关心家里这些人整天都在忙啥,这娶不娶媳妇好像和他没关系。

一天下午,村子里出了名的“闲人”黑牛故意在人多的地方截住狗娃,拧着狗娃的耳朵:“狗娃,你大要给你娶媳妇了,你知道不?”

狗娃疼得呲牙咧嘴:“我大说娶个媳妇给我做饭。”

“除了做饭还干啥呀?”

狗娃用力推开黑牛的手,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知道。”

众人一阵大笑,黑牛似乎更起劲了:“你大让你媳妇给你生娃呢,就像母牛生牛犊一样。”这句话显然吓到狗娃了,他绕过众人,快速向前跑去,嘴里叫喊着:“不要生牛犊,不要生牛犊,前年生产队的那头母牛生牛犊的时候死了。”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几个年轻的妇女更是笑得瘫坐在地上。

这黑牛家在村子里是独门独户,当年黑牛大家里穷,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打光棍,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不知底细的哑巴女人,衣不遮体,蓬头垢面。黑牛大看她可怜便给了这个女人两个包谷面馍,这女人就赖在黑牛家不走。次年黑牛就出生了 。

这黑牛打小就吃百家饭,农村人有个说法,吃百家饭的娃好养活,黑牛长得黝黑瓷实,百病不侵,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壮劳力,但此人生性懒惰,不爱劳动,又爱惹是生分,在村里极少有人愿意招惹。闲来无事,他常爱逗狗娃取乐。

过门的日子是请远近闻名的李老先生给看的。这李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常有人提着礼品上门邀请他去看风水,此人长得白白胖胖,在那个吃饭是头等大事的时代,不管到谁家,那都是上宾,定然好酒好饭招待。据说此人懂天文地理,阴阳八卦,说话时总是摇晃着光秃秃的脑袋,一手拿着罗盘一手缕着四五寸长的白胡子,满嘴的之乎者也,话末的语调总是拖得很长。狗娃大带着狗娃妈压箱底的一匹红布作为礼物,又从生产队借来一匹大骡子把李老先生驼到家里,酒足饭饱之后,李老先生先是拿出罗盘在狗娃家转了三圈,嘴里念念有词。然后便坐下来开始这个乎那个也地说了一大通,这些话狗娃大一句也没听懂,但是还是满脸堆笑地连连点头。毕竟他这些话他不需要理解,只等那句最重要的——哪月哪日可以办喜事。直到太阳西斜,又吃过晚饭之后,李老先生这才晃着脑袋地说出八月初九是个难得的好日子。说完就要起身告辞,狗娃大诚意相留,又示意狗娃妈装了二升白面给老先生带上,老先生客套一番便收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狗娃大便差媒人去女方家回话。女方家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农历8月9日这天临近早饭的时候,一顶大红花轿在前,三挂扎着红绸的马车在鼓乐喧天的声响中走进村子。

一群半大的孩子围绕着花轿欢呼雀跃:“新媳妇,坐花轿,哭哭啼啼哈哈笑……”花轿刚一落,充当司仪的生产队长李大头便扯着嗓门大喊到:“请新郎官揭轿帘!”

这李大头的大嗓门远近闻名,生产队上工开会从来都不用大喇叭的,只要他站在村子中央大喊一声,连耳背的小脚婆都能听清楚。可是今天他连喊三声,却不见新郎官的影子。

狗娃大气的大骂:“这狗日的跑哪去了?”一帮亲朋便四散寻找,最终还是帮厨的李大头的媳妇在厨房的拐角揪出来了狗娃,只见狗娃今天穿了一身新缝的黑粗布衣服,一手抓一个白面馍左一口右一口使劲往嘴里塞。

狗娃大见状更为恼火,上去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你这吃货,就知道吃,昨天晚上咋教你的?”狗娃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但还是没有忘记伸长脖子把满嘴的馍硬生生地吞下去。

狗娃妈扑上去拦住狗娃大:“大喜的日子你这是干啥呢?让外人笑话!”说完不等狗娃大回话便拉着狗娃快速走到花轿跟前,手把手教狗娃揭开轿帘。只见这新娘子嗖的一声蹦出轿子,愣是把狗娃撞了一个趔趄,幸亏狗娃妈从后面扶住了狗娃。只见这新娘子一把扯下红盖头,冲着跟在轿子后面的一个满面春风的中年妇女大喊:“嫂子,我想尿尿!”话音未落便撩起衣襟准备解开裤子。这中年妇女疾步向前抓住新娘子的手制止了,拉着新娘子快速跑进屋旁的茅房。

众人都惊得瞪大眼睛呆若木鸡,片刻之后便表情怪异地相互掩着口鼻切切私语。司仪李大头刻意放大嗓门连连咳嗽两声:“新人到家,鼓乐齐鸣,宾客入席!”一阵喧闹的锣鼓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人们这才意识到一顿丰盛的午餐就要开始了,纷纷快速占座位。

约莫一袋烟的功夫,这新娘子和嫂子才从茅房出来,众人这才看清新媳妇的长相,个头略高于新郎,显然今天经过精心打扮,一头长发倒也顺滑,模样相比狗娃来说到也算俊俏。一副惊恐的神态藏在嫂子身后,双手紧紧地抓着嫂子的衣襟。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妇女见状急忙上前左右搀扶着新娘子前呼后拥地走进新房。

紧接着,几个帮忙执事的年轻小伙便各自端着大方盘开始上菜。今天的主厨是专门请的邻村的巧媳妇“王大勺”,这王大勺不光饭做的好,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仅有的食材变着花样对付一大堆饥肠辘辘的客人,要问她诀窍的话,那无非就是多加盐多加水,再者就是多用农村常见的红白萝卜。宴席是五道菜,四角分别是拌豆芽,洋芋丝,炒洋葱,和一个炒青椒,中间放一盆由白菜粉条胡萝卜炖煮而成的大烩菜,其中星星点点有几片猪肉,另外就是一大盘并不是很白的白面馍。未等饭菜在桌上放定,大家伙便抄起筷子一阵狼吞虎咽。

狗娃妈用手指捅捅若有所思的狗娃大低声说到:“媳妇是娶回来了,可是借的那些债怎么还呀?”狗娃大并不看狗娃妈,只是叹了口气回答道:“走着看么。”

功夫不大,桌上的菜和馍便一扫而光,就连汤汁也一滴不剩。有些宾客干脆用手中的馍把所有的盘子都蹭一遍,然后张开大嘴一口吞下,再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唇,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狗娃大不无羞愧地一一拱手:“这几年过得光景不好,没有招待好 ,让大家见笑了。”

“唉!老哥,这已经是我最近这些年吃得最好的席面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王先生拍了拍狗娃大的肩膀,转身回去了。

等客人都走了,狗娃父母开始忙着收拾碗筷盘子,把借来的桌椅板凳一一送还。时近黄昏,狗娃妈便一个劲地指使狗娃进洞房,狗娃显然不习惯和这个陌生女人单独相处,刚进洞房几分钟就借口上茅房跑了出来,进了茅房足足有一个钟头还不见出来,狗娃大进茅房查看,只见狗娃竟然蹲在茅房墙角用材棍逗蜘蛛玩。狗娃大大吼一声:“回去睡觉去!”

狗娃腾地蹦起来捂着脑袋一溜烟窜回新房“咣”的一声把门栓上。狗娃大的嘴角微微向上翘起,也向自己的窑洞走去。

这时,远处一群人影由远而近,一个尖锐的嗓音高声叫喊:“闹洞房了,闹洞房了,不闹不热闹……”

狗娃大一听声音便知是黑牛以及村里的一群年轻人,急忙笑着迎上去截住来人,从腰里掏出半包“宝成”牌纸烟:“不闹了,不闹了,娃这会都睡下了。”这群年轻人都知道狗娃大脾气火爆,都不敢出声,只有黑牛大嘴撩舌:“天刚擦黑,睡那门子觉?”狗娃大笑着反问黑牛:“你这小子,你娶媳妇那天客人还没走你就钻进洞房不出来。”众人齐声大笑,黑牛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话,也只好跟着傻笑。

“好了好了。”狗娃大又说:“都回去睡吧,明天还要出工呢,我今天也困了。”众人这才三三两两地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 村子里又响起了狗娃那熟悉的声音:“起床了,上工了……”

上工路上,黑牛叫住狗娃:“狗娃,你昨晚和谁睡的?”狗娃边走边说:“我自己睡的。”

“那你媳妇睡在哪里?”

“睡炕那头。”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记着,今黑要把媳妇搂着睡。”黑牛放大嗓门叫喊着。狗娃一脸疑惑,并不搭话只顾向前走。

时光飞逝,眨眼就过了一年。这狗娃媳妇的肚子始终不见有什么动静,狗娃妈一看见这儿媳妇总是唉声叹气 。但面对这不懂人事的疯女子却又无可奈何。只是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狗娃大跟前唠叨:“过门一年了除了吃饭再也没有啥用,这可咋办呀?”

狗娃大大多时候都不回应,实在憋不住了才慢慢吞吞地回应到:“咱狗娃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给娃把媳妇娶回来了,咱做父母的心愿就了了。这有没有娃咱有啥办法?再说了真的要是再生个瓜瓜娃,那就更麻烦了。等缓两年给咱牛娃说个媳妇,咱家可不能断了香火。”

狗娃的弟弟牛娃小狗娃五岁,却一点也不像狗娃,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壮地像头牛。 但这牛娃也不爱念书,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割麦犁地的活儿样样精通。

两年一晃而过,经人介绍,狗娃大给二儿子牛娃娶了个媳妇,这媳妇干练利落,把整个家里收拾地井井有条,这狗娃妈本来可以歇歇手脚享享清福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年冬天,狗娃妈突然整天发烧,咳血不止,且日益加重。狗娃大请赤脚医生王先生来家看过之后,王先生借上茅房示意狗娃大出去说话:“我看嫂子的病情况不妙,最好去县城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狗娃大看着王先生认真的表情叹了口气“不瞒兄弟,我家这几年连娶两房媳妇,欠下的一大笔外债还不知什么时候还清,哪有钱去县城看病?大兄弟你就看着给开点药吧,权当死马当活马医,死活都不赖兄弟你。……”

王先生不等狗娃大把话说完便用手势制止了狗娃大“老哥说的哪里话,一村一院的,我还不知老哥的为人么?只是在我看来啥药都不管用了。还是给老嫂子弄些可口的饭菜,或许还能将就一段时间。”说完便收拾东西起身告辞了。

相关文章

  • 狗娃蒿 狗娃花

    家乡的黄土地上,有名的花,无名的草漫山遍野无法数清,其中蒿类就有很多种:黄蒿、青蒿、水蒿、白蒿、铁蒿、狗娃...

  • 狗娃

    小米是清水河村卫生所的实习生,这天天气乌昏昏的,热的人心里发慌,小米也昏昏欲睡,趴在办公桌上,时不时打着哈...

  • 狗娃

    下班幕着星辰回家,今天天气格外冷,凛冽的寒风吹过脸颊,吹进脖颈,冻得人直打啰嗦,拼车到路口,只想哪个好心的过路人能...

  • 狗娃

    农历八月,天气日渐凉爽,荒坡上的野草已经开始枯黄,春天种下的玉米都已收获,播种小麦还尚需几日。陕西关中秦岭...

  • 狗娃

    狗娃爷爷在村口捡到狗娃的时候,他浑身冻得发紫,已经哭到没有了声音。 狗娃被爷爷抱起来的时候,最后一...

  • 养狗

    我只养狗不养娃 狗比娃要少牵挂 至少不用担心狗 不上大学去干啥

  • 狗    娃(下)

    狗娃大这几天沉默寡言,愁眉不展, 狗娃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似乎也预感到情况不妙。 一天夜里,狗娃妈盯着狗...

  • 小说||脱贫

    二狗娃家是村里最穷的,也正因为这样,二狗娃才叫二狗娃。 其实二狗娃的名字叫李二林,李二林他妈彩铃刚怀上他的时候就给...

  • 关于宠物

    【“教客”读写21天挑战,第17天】 狗 娃 丢 了 (故事续写) 【故事背景】寒冬腊月,狗娃...

  • 家有狗娃

    我娃属狗,今年本命。我曾对他说, 16字核心价值观对你要求太高了,你只做到8个字就好: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目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狗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f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