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这样一段妙论:“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每天读蒋坤元 老师的文章,都正是这种感觉。也难怪其粉丝众多,且痴心不改!比如我。
昨日的那篇《写作有奥秘吗?》,我尤甚喜欢。
昨天,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允许自己懈怠一下,放松一下心态只写了一篇随笔而没坚持写读后感。
本以为给自己放个假,谁知道竟这般喜爱这篇《写作有奥秘吗?》。如果今天不写出来,恐怕难以释怀。
蒋老师说,写作哪有什么奥妙呢,只有不断的求索,不断的领悟。
不难读懂,写作没什么奥秘!就是老老实实写!
今天,我可不像往常那样去品读老师的文章,习惯于其中寻求道理、哲理。
揣摩品味此文时,让我联想到品茶的韵味——看茶叶上下沉浮,心中随之起落一番,又随之沉寂雅静、清明通达……
于文中,蒋老师没有写一句明确表达观点的语句,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写作没有奥秘”这句话。
可他举的事例却让读者幡然醒悟、脑洞大开、心服口服。
他先说江南乡下的旧风俗——倒药渣——把药渣倒在路上,让人踩,让别人把病带走。
这个风俗,我这里也有,所以很熟悉。
它只是表达一个心愿而已!药到病除,谁不想?难道真指望倒药渣来治好病?
显然不能!倒药渣跟药效没半毛钱关系!
你若要信也未尝不可。就好像你要认为写作有奥秘也由着你。
写作到底有没有奥秘,看各自的领悟吧。
文中下面一段,他便借鲁迅和著名评论家亦然老师的话来阐明一个观点:
写文章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的一种爱好。
蒋老师就是遵循这个道理,尊重儿子的选择……
一个人的人生路上难免会走弯路,但有了更理性的指引和更明确的目标,岂不使其成长得更快更茁壮?
也难怪,蒋老师一说起他儿子,他是那么的欣慰自豪。
他说:“儿子是我最好的作品!”
这语气,那神情,够呆劲的吧!
蒋老师的心愿便是:为儿子铺好路,给儿子一个坚实的肩膀,好让儿子的施展才华、继承家业、不忘根本。
他让儿子以最好的方式直达理想的港湾,飞得更高更远。
蒋老师不迷信写作有奥秘,也不迷信写作有遗传。那么,写作家的“至理名言”是不是写作的奥秘呢?
接着,蒋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著名作家路遥,这样一个以生命写作的作家,《人生》是他的传世小说,后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
《平凡的世界》是他的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也是众所周知的又一传世小说。
这么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是怎样写作的呢?
蒋老师便例举转载了路遥的文字,他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大作家只是教我们学习写小说,设置人物很重要,而且在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很重要,他的话是‘至理名言’……”
蒋老师告诉我们:你硬要说写作有奥秘的话,唯有老老实实的写。
蒋老师写这篇文章的构思如此巧妙!文字如此精致简约!
他的文章总让我如此衷情,如此喜爱不已……这不正是因为他扎扎实实地耕耘文字的结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