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自媒体的兴起,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阅读慢慢转向快餐式阅读,比如听书,看短视频,但是不同的书籍还是要用不同的方式,效果截然不同。
听书平台
听书的平台有多种,我比较认可的大概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听书平台放在不同的时间点。
有书: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有的书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有书上的精华版解读是个不错的选择,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在30——40分钟里,适合外出散步的时候听,一边听书,一边散步,散步再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了。最喜欢杨枪枪的精华版解读,浑厚的男中音,还带着个人特有的语气以及中间穿插的小故事,非常给力。
微信听书:上面的小说解读基本都是15分钟一篇,做早餐的时候,听一听,权当给早餐加个料而已。
喜马拉雅:以女性情感励志为主,适合年轻的女性,但我这个拽着青春尾巴的老女人也偶尔凑个热闹。
短视频:在西瓜视频上关注几个视频号,比如《有书快看》、《五分钟读本书》、《十点读书》、《张琳的书屋》……几分钟就能了解一本书。
阅读方式
纸张书籍:以前有什么就读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现在不同了,不但书籍种类丰富,而且阅读方式也有所改变,比如微信阅读和纸张阅读相结合。但我本人还是偏向于纸张阅读,拿在手里有厚重的感觉,而且方便前后翻阅,为此,还给自己买了木质板的阅读架,最舒服的姿势来阅读,方便记笔记,享受阅读的乐趣——适合名著和人物传记的阅读。
微信阅读:微信阅读十分方便,但是读起来没有感觉,只是用它读一些励志类的书籍,比如《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梦想》,《人生半熟》,《工作前五年决定了你一生的财富》……这类书籍作为消遣,手边没有值得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填充一些阅读时间而已。
阅读需求
人物传记:欣赏杨绛先生,就去读《杨绛传》,顺带扩散阅读《我们仨》,还有她的优美散文;从《林肯传》中了解了林肯的成长之路,以及推翻黑奴制度的过程,散发性又阅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原著阅读:平时不爱追剧的我,难得追了《亮剑》、《都挺好》、《父母爱情》,追完剧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亮剑》只演到授衔仪式,看过不少伤痕文学作品的我,对后续很期待,于是去看了原著,很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缩影;《都挺好》结局很不错,现实生活中绝非影视剧那么简单,于是拿原著对比,原著更生动形象描述了各个人物的生活细节;《父母爱情》带着时代色彩和人性的善恶,真实情况在原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阅读模式丰富多彩,但是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作品要用不同的模式来阅读,而且还要带着目的来阅读——缘于写作的需求,不但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的成长经历,更注意作者推进故事情节的方式。比如《呼啸山庄》:
整个故事情节使用倒叙的方式,以租客的亲身体验为起点,女家奴叙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整本小说以讲故事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看起来平白直叙,但把故事情节慢慢推向了高潮,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一气读完——起码我就是这样的读者。
虽然阅读模式丰富多彩,但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方式,有的读者喜欢细读,有的人喜欢快餐式阅读,不能一概而论,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王道——生命不息,阅读不止!爱阅读的友友们,坚持阅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为写作积累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