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聚焦》是一曲悲伤的媒体挽歌

作者: 萧良善 | 来源:发表于2016-02-29 12:03 被阅读431次
《聚焦》海报

今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奖的《聚焦》,带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平静中蕴含着难以言说的力量。这是一部向传统媒体致敬的电影,让每位看过的媒体人心有戚戚。

不过,这也是一首写给传统媒体的挽歌——对于中国传统媒体来说。

《聚焦》一片讲述的就是《波士顿环球报》中的聚焦(Spotlight)报道小组,这是报社里一股精干的小分队,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调查,突破重重障碍,最后发出了重磅稿件。

在国内,《聚焦》这种团队通常称为深度调查部,他们由一小撮最优秀的记者的组成,又称「深度记者」。

在日报类的传统媒体,因为每天版面众多,需要大量新闻,一般记者都有KPI考核指标,一天或者一个月至少要写多少字,否则要扣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很低,即便是一些知名报纸,也仅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记者都要拼命写稿,按字或按稿分算钱,拿的是计件工资。疲于奔命不可避免,早上找题,下午采访,晚上成稿,追求「短平快」,报道难免鸡毛蒜皮。

不难理解,为什么记者爱自称「新闻民工」?

但深度记者不同,他们不用每天写稿,每月稿量要求也很低。他们可以花一周,甚至一个月来做一个选题。为了探究真相,他们可能就一个选题,跑好几个省份。在最后成稿时,往往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深度记者一个月写5千字,工资也许能抵普通记者5万字。

十几年前,纸媒黄金年代,各家报社都倾向于花重金组建起这样的深度部。因为深度部出品的深度报道,数量虽少,但影响巨大,代表着报社的顶尖之作,「新闻的皇冠」。

你知道《新京报》,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做了那组揭露「大师」王林的报道。采写的女记者被王林威胁:「你年纪轻轻不得好死」。

你知道《南方都市报》,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那篇揭发江西高考舞弊案的微信直播稿。这花了南都深度部近半年时间,甚至派记者卧底。

但是,黄金年代已过,传统媒体深度部纷纷解散,深度记者成了旧名词。

《京华时报》深度部,已于2015年中解散;《华商报》深度部,2015年末吃了散伙饭。此前,《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版组都已消失……

即便是南都深度部获得了搜狐颁发的「2015年度报道团队」,仍挡不住人员流失,当年风云一时的名记,已是各种CXO。写出王林报道的《新京报》深度部副主编张寒,告别了十年记者生涯,去了今日头条。

深度部的消亡,引起了众多媒体人的感慨。资深媒体人,曾任《南风窗》总编辑的朱学东追问:「谁傻谁聪明?」在他看来,这表面上砍掉了看似多余的奢侈品,实际上是砍掉了在新媒体时代市场化媒体尚存的竞争优势产品,砍掉的是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或许是无奈的选择,经营每况日下,节衣缩食,无力供养「奢侈品」。裁撤深度部 ,也能为传统媒体的领导减少很多难以抵抗的压力,因为深度记者往往是批评报道的制造者。《聚焦》电影,是以报纸出版作为胜利结局,但在中国,后面还有更多故事......

但幸运的是,传统媒体深度部消亡的同时,一些新媒体反而重建深度部,比如说腾讯财经打造的《棱镜》,已有多篇出彩报道,《滞留香港四季酒店的大陆富豪们》轰动一时。

自媒体时代众声喧哗、观点过剩、真相稀缺,深度报道更显可贵。

文/萧良善

相关文章

  • 在中国,《聚焦》是一曲悲伤的媒体挽歌

    今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奖的《聚焦》,带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平静中蕴含着难以言说的力量。这是一部向传统媒...

  • 离音与挽歌

    离音 一曲离别 挽歌 一曲挽留 相思愁 苦何求 不再执念 不再留恋 离音 一曲悲愁 挽歌一曲思愁 离别苦 奈何求 ...

  • 中西方葬礼

    我讨厌中国的葬礼,起码我讨厌我家乡的葬礼。在葬礼中眼泪和从收音机里放出的悲伤的挽歌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尤其是前者。 ...

  • 《眼儿媚·离魂》

    纤纤红尘路, 细雨泪 陌途归去, 销尽悲喜旧人。 红颜醉,挽歌, 挽歌! 轻叹一曲轻风稍媚情。

  • 《聚焦》:纸媒挽歌

    年度奥斯卡最佳电影,《聚焦》。 基于曾经震惊全美的波士顿神父娈童案改编,重现了当年《波士顿环球报》的深度调查团队「...

  • 情殇

    光阴绣花枕 无力绘佳人 一曲挽歌赋 水眸畏红尘

  • 一曲无奈的挽歌

    一曲无奈的挽歌 【文/高歌】 临夏路两侧的沟渠 倾泻而下的是 湍急的河水 多像我此刻 翻腾的心情 要是二十多年前 ...

  • 一曲深情的挽歌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

  • 一曲青春的挽歌

    郝嘉雯有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古怪精灵。睫毛反翘,象密密的丛林,神秘而令人向往。她的笑容象春天的阳光,透明干净,纯...

  • 一曲时代的挽歌?

    最近都处于错乱中,被李碧华的小说吸了进去,又被许知远的挽歌论“蛊惑”的一塌糊涂。知识分子,淡出时代的词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中国,《聚焦》是一曲悲伤的媒体挽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jg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