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诗人,是我30岁以后就不再做的梦。
一首好诗除了有丰富的想像力外,还要有留白,有张力,要从繁杂是世事,抽象出静态中隐藏的动态等等……总之,太难了。
上大学时,有个学弟给我看过他的诗,至今依然记得一句:“死神肚脐眼,开出一串紫色的花朵……”
立刻灭掉了我的诗人梦,因为打死我也写不出来。
昨日闲来无事,想作诗一首。
用了五分钟写了这样几句:“日醉流霞,轻唤云小驻,凭栏眺望,云海光宽连空远,恨不见归人还家。山水相映,飞红万点,闲愁少清欢。一樽清酒,摁住心事万千。”
如果在行家眼里看,怕是要笑掉大牙了。但是对于门外人看,一时估计还能唬一唬人。
我是怎样用五分钟完成创作的?

很简单,我办公桌上有一本唐诗300首的台历。我随意翻了几首,划出里面喜欢的词句,再组合起来。
套用的是艺术家兼作家奥斯洒汀·克里昂创作方法,叫“报纸摘选法”。
所谓“报纸摘选”诗歌,就是把报纸里自己感兴趣的词组圈起来,然后用记号笔把剩余部分都划掉,组成诗歌。
你是不是会说,这不是剽窃吗?
作家威尔逊 ·米茨纳说:如果你模仿一个作家,那就是剽窃,但是如果你模仿很多作家那就是研究。
联系想下你的大学毕业论文,如果你想写某个领域,如果只看了几篇相关论文,就生搬硬套,那就叫抄袭。但是,如果你看了几十篇,上百篇相关论文,再动手写,那就可以提炼出新观点和角度,成为自己辛苦之作。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平生没有著书立说,偶尔为人家作些序文、传记、碑、表之类,也是写过就了,不留底本”。人们问他为什么不著书立说,他说,我自接手主编《四库全书》,纵览古今著述,知道文章已被古人写全、写完了;后人竭尽心力和才气,大概都超不出古人的范围。
所以,想要写好一篇文章,不是去学习很多的写作技法,绞尽脑汁的推敲词句,而是找你喜欢的文章大量仿写,从结构、文字、内涵上不断靠近,再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创造也许很难,那是从无到有,从0到1。
但创作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难,这不过是从1到100,从100到1000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