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野趣青年 (ID:yequ54)
作者丨南木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打开微信,曾经那些最为活跃的朋友最近也不乏朋友圈了,自己朋友圈里最活跃的反倒成了一些微商、广告、媒体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届90后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少了。
朋友圈作为现代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小圈子,也成为人们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方式。但在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慢慢的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1
曾经看过一个微剧短片《虚假》,片中描述的多个人物,为了跟他人攀比生活状态,做出了一系列奇怪的行为:
明明在聚会时各自玩着手机,却在拍大合照假装很快乐融洽;
明明与另一半越走越远矛盾不停,却仍然假装秀恩爱亲吻;
明明起床化妆打扮了很久,却躺回床上只为了拍一张假装“初醒”的照片;
明明是喝了一口就不想喝的奶茶,却拍出好看的照片配上精美的文案...
这种“虚假”的网络社交,简直不好太真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疏于交际,却能在网络上展示的风生水起。
而朋友圈也慢慢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2
前些日子,#你发朋友圈越来越少的原因#这个话题也飙升到微博热搜的前排。
发朋友圈越来越少的当代青年好像在说,我们已经不需要社交了。
生活每天都是起床、吃饭、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这样一条线,每天生活平淡如水,没时间好发朋友圈的事情,更没时间取悦别人。
发朋友圈的压力不亚于走红毯,感觉所有的人都在盯着自己。
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思考半天文案和措辞,不能自拍,不能感慨,不能吐槽,不能倾诉,不能讲道理,不能聊八卦,大多内容都不能囊括同事、家人、朋友,这么浪费时间,干脆就不发了。
3
“在微博上我毫无顾忌,朋友圈发个图片都犹豫不决。”
“同事加了一大堆,工作群一个接一个,朋友圈全是同行的广告和新闻,无趣。”
“想发的内容不敢发,不想发的又不得不发” …
如果朋友圈里都是无话不说的朋友,那无论发什么内容都不需要考虑太多。
但朋友圈很大一部分所谓的“熟人”,却都是工作需求加上了微信、见过一次面加了微信、说的话不过三句的“朋友”,我们其实对彼此并不熟悉。
其实早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就发现,想要关闭朋友圈的人已经达到了35.8%,还有13.8%的人曾经关闭过。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情景崩塌”,主要是因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模糊。
我们渴望被关注,却又想要一定的私密空间,两者之间很难找到平衡。
我们以前喜欢发朋友圈,因为分享到朋友圈的内容,能让对此感兴趣的内容产生互动,友谊也能更进一步。
然而现在,你发一条朋友圈之后,你永远不等待你的是杠精还是无人回复。
每个人的悲欢喜乐不同,没有几个人关注你的朋友圈,与其对发出的内容担惊受怕犹豫不决,不如直接不发实在。
今 / 日 / 话 / 题
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野趣青年(ID:yequ54),浮躁与不羁,是年轻人特有的野趣。 部分案例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