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塑造教师新形象

作者: 雒宏军的菜园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0:34 被阅读26次

    文\雒宏军

    继《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为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分别划出“十条红线”和“七条红线”之后,为了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明确底线行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18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再次为教师职业行为划出“底线”。正如教育部《通知》中指出的,“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就要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以身示范,成为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领路人。我国有1600多万专任教师,他们坚守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关爱学生、严于律己、精于业务、为人师表,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然而,也有个别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漠,自我要求不高,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被媒体频频曝光,诸如学术不端,体罚学生,从事影响工作的兼职,甚至猥亵、性骚扰学生,与学生发生性关系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

    教师从事着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事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家庭的利益,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因为如此,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教师给予厚望,赋予教师崇高的地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行为要求。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自觉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真正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行为准则”是一种正面引导,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等等,告诉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对个别教师来说,“行为准则”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不能触摸的“红线”,任何触碰底线的行为,都要受到纪律处分,甚至法律制裁。

    所以,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特别是针对当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划定底线,就为教师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师德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准则”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是“预防针”,也是“治疗剂”,通过行为准则的学习,让心存侥幸着升腾起敬畏感,从而坚守师德底线,不敢越雷池,对广大教师来说,“行为准则”厘清了教师的行为界限,为更好地从是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对于违反“行为准则”的教师,则提出了明确的处理办法,“对于发生准则中禁止行为的,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

    作为教师,应该深刻理解“行为规范”的颁布与实施的意义,一方面,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守住教书育人的底线,真正理解在目前条件下,对师德缺失、行为失范教师的警示与惩戒是必要的净化,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提高师德形象,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良知,塑造新时代教师的新形象。

    发表于2018年11月21日《教师报》头版,发表时有删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守住“底线”,塑造教师新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bn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