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

作者: 书坊尚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10:26 被阅读0次

在上海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前几天单位组织全员抗原检测。做了以后,感觉这玩意儿是挺方便,自己在家搞一搞就可以,足不出户搞筛查。于是就引起我的兴趣,到底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以及现在冒出来的这个抗原检测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了B站,找到了一个科普视频。UP主吧啦吧啦讲了十分钟之后,我依然一头雾水。

我大致能说得清楚的是,核酸检测是对着病毒的特有遗传物质去比对,特征符比对合就判定其感染了病毒,再针对患者是否有相应症状,区分为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抗体检测就是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针对该病毒的免疫抗体,理论上属于事后诸葛亮类型。抗原检测从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核酸检测,只不过其标记物并不是病毒的遗传物质,而是病毒表层的特定蛋白,理论上应该更加精准,但由于采样环境的限制和个人操作的不规范性,导致其准确率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判定一个人是否为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核酸检测是第一标准,或者说金标准。抗原检测虽然降低了交叉传染的概率,但又因为准确率的限制,被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抗体检测已经失去了筛查感染患者的意义,只能用于确认患者是否感染过或者注射疫苗之后是否产生了效果。

然而,我本来的目的是想了解抗原检测的原理,比如说到底是各种表层特定蛋白被作为检测标记物,科普视频虽然也讲了,但我听不懂。

听不懂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没有基本的病毒结构及特性的知识储备。我的生物学知识依旧停留在高中生物所学的层次,虽然掌握了一些普适的原理,但都非常粗浅,不足以解答当前复杂的问题。

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当今世界热点事件理解的深度。

我曾尝试研究了几个非常时髦的新概念,一个是引力波,一个是量子通信。记得引力波刚刚流行起来时,央视新闻曾经播放了一段科普报道新闻,我看了好几遍,也无法理解其涵义,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关于量子通信,也是同样的感受。什么是量子?量子通信是什么?量子力学是什么?以及令人迷惑的量子纠缠现象,这些都让我感到茫然。

中学物理,甚至高中乃至大学物理时期,我所学到的知识告诉我,物质的最小状态是原子。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听到夸克的概念,似乎是比原子更小的一种形态。但是那时候我已经离开校园,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学习的时期,便没有心思去研究它的来龙去脉了。现在,夸克成了阿里公司推出的一款浏览器的名称。

时间久了以后,我越来越感到对一些新概念理解的困难,似乎有点脱离这个科技时代的趋势。这时候,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接触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区块链之类的时髦概念,尝试着去弄懂它,虽然起初比较困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多多少少也能建立一些感性的认识。

信息时代,知识的产生和科技的进步一日千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跟进学习新事物的发展,脱节落伍就是必然要发生的后果。就拿自己工作所涉及的行业而言,如果习惯于在以往套路和模式下开展工作,不去研究和学习未来行业演变的趋势,同样也会失去对本职工作的敏感。

学习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唯一途径。有些东西,你可以不去深入接触,但必须要知道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逻辑。比如说手机游戏,我几乎从来不玩儿,它所带来的相应快感我也无法切身体会,但游戏说到底是数字经济、互联网、半导体芯片等新事物深度耦合所带来的“新生事物”,结合了人的需求之后,所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

在信息时代,学科发展已经不像以往,其速度、范围、分类都有了非常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我们绝对无法做到深入了解每一个行业,这在技术上根本做不到,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尝试着去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脚步,摸清它的脉络走向。只有具备了必要的科学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才能不被时代甩在后面。这是新时代立足生存所不可摆脱的宿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素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cp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