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摘掉草帽后,一屁股坐到炕上,不一会儿就感觉屁股热的生疼,“哎呦,这婆娘,做顿饭还把炕烧的这么烫,这中午还怎么睡”,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说着去搬动椅子,搬到大门前的阴凉下安放好,又沏了壶茶,这才从上衣兜里掏出烟点上,烟味儿混合着夏日的泥土气息,烟丝缠绕缥缈四散开来。
年近六十的人了,还在操劳着家里的一切,早些年下煤窑时不幸煤窑漏水,他整个人下半身子泡在水里,待到水退后,为了多赚工钱坚持上工,落下了双腿怕凉的疾患,这些年跑工地,高速垒石墙,所有的重活无一类外都干过,为了这个家奔波劳苦了大半辈子。家里一个闺女,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在县城买了房,婚后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不没过两年自己也抱上了孙子,闺女紧随其后结了婚,男方家庭条件不错,隔年也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对于这个外孙女,老刘头很是喜欢,可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他觉得还是更喜欢自己的孙子多点,按说家孩子们基本大事落定,可他还依然没有“功成身退”的想法,闲来之余还是一直在念叨着二儿子的婚事。
闲不住的老刘头喜欢走走串串,为人老实待人好客无不热情的他,经常是别人家需要帮忙时第一个出现,和村里人关系很是熟络,每每走在村子的街头巷尾遇到村人,总是第一个和人家打招呼,寒暄几句家长里短过后就和人家转移到了自家孩子话题身上:“说什么他二儿子在北京搞电脑轻松的赚钱了”电脑这个东西怎么怎么好,一般人搞不了,每说到此处滔滔不绝,尽管一大半还是儿子讲给他听的,反复叨念才记住个大概,现在说起来滚瓜烂熟,颇有点“一招鲜吃遍天”的意思。
路过的村人有没听过的,不时凑过来好奇的问着,老刘头再一一回答,不一会儿,村口二哥扛着锄头牵着牲口经过,他二话不说叫住了人家“这么早啊,上午我看你家阳坡那块地不是锄完了吗,怎么,这是赶着给你小姨子家去锄了哇,”“去去去,你说的那电脑我又不懂,叫我作甚哩“二哥边说着边理都不理的继续往前走,老刘头得意指着二哥背影笑嘻嘻的说到“你看看,知识改变命运,他不知道那铁壳壳多厉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只见他站在人群中一边说着语速加快一边声音也越来越洪亮了起来,生怕周边聚拢过来的村人不知道似的,看样子真是有点想拿村大队的喇叭通知全体村民的想法。
那几年,在这些偏远贫瘠的山村,人们虽然听说过电脑,用过的可寥寥无几,毕竟谁能用得着那玩意,估计脑海中还是停留在去县里银行取款时工作人员用的铁壳子,大家七嘴八舌议开了,二蛋家的说了“你看人家二小子有出息哩,能赚钱了,不用和他爹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壳壳里受这罪哩”,连村子里平时不怎么爱搭茬聊天的拴柱他爹也站了出来,“可不,小时候这娃娃就是听话懂事,不像我们家三小到处惹是生非,啥也没混出来个人样来,你看去年吸料子还差点进了看守所,哎”,还有人接着说:“那啥,等我家买了电脑让你家二小教教我们怎么使”话音刚落,旁边立马有人笑着揭穿道“吴老四,你家那电视都是你结婚时候买的,老古董到现在还舍不得扔了,电脑你能舍得买?你买电脑那你家婆娘还不断你口粮,吴老四顿时尴尬的面红耳赤,慌张的辩解着”还能出图像了嘛,能出图像了“,引得大家一阵发笑。
众人当中,站在人群外围的村头李老汉早就有点听的不耐烦的意思,假模假样的咳嗽了两声,这才打断了村人的热闹的氛围。只见李老汉敲了敲手里的烟袋锅子,瘦小的身子骨硬生生的挤进了嘈杂的人群,“得了吧,二娃子这么好条件,你是惦记着让大伙在场的谁给你二娃子说媒吧”,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大伙四目想对,这才反应过来,顿时一个个傻了眼,原来都被扯到电脑这铁壳壳上去了,忘了理会老刘头更深一层的意思,大家都在四处里琢磨着,这时候站在人群中的老刘头显得没有了刚才那般滔滔不绝的气势,手足无措的他挠挠额头,年过半百的人了,却笑的和孩子似的天真可爱:“是了嘛”娃娃也不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