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
2.我们对广度的热爱超过了对深度的关注,注重反应速度却不愿深入思考。我们流连于事物的表象,满足浅尝辄止的片刻欢愉,却几乎从不久留。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争先恐后,却吝于用片刻思考目标或方向。我们事务缠身,却又总是筋疲力尽。
3.负面效应却往往在长期过程中慢慢浮现。
4.如果精力的多少、质量、集中程度和力度不恰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5.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高度表现、健康和幸福的基础。
6.精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越是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待它,越能变得多产而高效。反之,越是怨天尤人,我们的精力会变得越是消极、质量低下。
7.全情投入需要身体活跃、情感联动、思维集中,并且达到超出个人短期利益的意志高度。
8.全情投入会从根本上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
9.人们通常认为,才华横溢的人面对挑战时只要配备足够技能,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却并非如此。精力才是完全点燃才华和技能的正解。
10.精力贯穿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能精力有高有低,情感精力有正有负。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精力源,若没有优质的燃料,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精力越是消极、情绪越低落,表现就越糟糕;反之,精力越积极、情绪越高涨,表现也会越高效。
11.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12.通过突破极限和休整恢复,我们可以在各个方面获得成长。
13.变革是艰难的。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大多数行为都是非自觉和潜意识的,每天重复上一天的行为。变革的难点在于,有意做出的改变常常无法坚持下去。
14.逐渐成为自然的积极仪式习惯,扎根于我们的深层价值观。
“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毅力和自律将人们推向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而仪式习惯自动会把人们拉向某条轨道。比如刷牙,你并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它已经变成因健康观念而自发产生的行为。
15.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
16.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