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故事
一个小孩儿问他妈:我们为什么活着

一个小孩儿问他妈:我们为什么活着

作者: 树诺 | 来源:发表于2016-03-06 17:34 被阅读1327次
图片源自网络,人为什么活着

文/追影子的傻孩儿

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再追问:“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1.

小时候,我指着卫生巾问我妈:“妈,这是什么”

我妈说:“这是清洁的,讲卫生的人才用的。”

我说:“我怎么没看我爸用。”

我妈说:“你爸不爱干净。”

卫生巾是个具体的东西,我妈能回答。

2.

小时候,我看见隔壁多了一个小孩儿。

我问我妈:“妈,我从哪儿来的。”

我妈:“你是41路车站旁边的垃圾桶里捡来的。”

我:“隔壁小孩儿也是那捡的吗?”

我妈:“那妈妈就不知道了,公交车站太多了。”

从哪儿来,是个晦涩的生物问题,我妈勉强能回答。

3.

小时候,我看见二爷爷走了。

我问我妈:“妈,二爷爷去哪儿了?”

我妈:“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治病了”

我:“那还回来吗?”

我妈:“那地方比咱们这好,不回来了。”

我:“那我不是见不到二爷爷了。”

我妈:“你好好学习,二爷爷就看见你。”

我:“哦,好。”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努力考一百分。

我喜欢数学,数学能考一百,二爷爷能看见我。

我不喜欢英语,英语老不及格,二爷爷看不见我了。

二爷爷去哪儿了,是个关乎死亡的问题,妈妈很难回答了。

4.

小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一个阳光,开朗,要强的女孩子。

考试考不好,从十七楼跳下去,走了。

我回家问我妈:“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妈:“人就活一口气。”

我:“一口气是什么?”

我妈:“脸面,活得有皮有脸。”

我:“为什么我们要依赖别人的眼光活着?”

我妈:“不然活着什么劲。”

我:“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而活吗?"

我妈:“不是你想选就选的。”

我不同意母亲说的,可是我又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而活着,是个终极问题,母亲好像有个答案,我好像有个没找到的答案。千万个路人,千万个答案。

母亲没法回答了。

后来,我一直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在孤独、失去、失意的时候,人在好的时候大多会飘起来,飘到天上,天上没有这样无聊的问题。

为什么它是个无聊的问题,因为它没有收益,不能赚钱、权、性、乐,寿,对它的思考,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徒增烦恼。

唯一能赚的是知,可是知识,特别是哲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吵了几千年,现在有哪个哲思全世界认同了?

没有。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就是那么无聊。

但这个世界奇妙就在于,凡事皆两面,无聊和伟大就是一张纸的两面。你看到哪面,是你的本事。

如果你足够多情,世界又何止两面。

举个例子:

如果你聊天,问你朋友:“人为什么要活着?”

A反应 你朋友说:“你没事吧?遇上什么困难了说阿,千万别想不开。”

B反应 你朋友说:“你看看,读了书境界是不一样阿,成大哲学家了。”

C反应 你朋友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呗,嘿,你看,那边儿走来一小妞。”

D反应 你朋友说:“为了音乐、读书、电影和花儿。”

所有反应没有高低贵贱,只是我们能接受和我们不一样的反应吗?

在生活里,多数问题,我们习惯用某一种解释思考,思维惯性,排斥其他反应,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黑白的,没有可能性的,无聊的世界。

没有创造力的根源如此。

木心先生说:“哲学、文学是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

我说:“能从无聊里看出伟大,是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

最无聊的事,就是最伟大的事,不懒,仔细观察,还有的选。

伟大有标准吗?为什么而活有标答吗?

一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文学,也跟“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一样是无用的、无聊的、无意义的。

莫言说:"文学最大用处就是它没有用处。”

另一话,当科举把读书、官位、财富挂钩时,人们开始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讲个故事:

福楼拜,作家,写《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老师。

给福楼拜一个伟大,不为过。

小时候,他老爹不同意他从事文学,不明白为什么要写这些垃圾玩意儿,两个人吵架,老爷子说:“你学这最没用的东西干什么?”,儿子说:“脾脏有什么用?但割去脾脏,人就死了。”

后来福楼拜死了,他的学生莫泊桑说:“终于,这次他倒下了,文学杀死了他,正如爱情杀死了一个情人。”

左拉说:“情形是这样的,这里五分之四的人不知道谁是福楼拜,另外五分之一的人都恨他。”

木心讲述:送葬者寥寥,但有左拉,莫泊桑,屠格涅夫,够了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伟大的人,大家恨他,送葬者少?

仔细一想,尼采走的时候也和福楼拜一样。

但又有反例,法国作家,《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死后举行国葬,万人相送,满街哀鸣。

同是伟大的作家,为什么获得人世最后的待遇不同呢?

他们在意是否有人送葬吗,有人送会高兴些吗,没人送会不高兴些吗?

我不知道。

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伟大没有唯一标准,每个人为什么而活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既然没有标准答案,那我怎么知道 “我的活法” 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无聊还是伟大。

纪德在《地粮》里有一句话说:“有个好公式,要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成为人群中不可更替的一员。”

我觉得:“有个好公式,要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性,成为你自己,你自己原本就独一无二,原本就不可替代。”

可惜的是,有不少人担当了人性中最大的可能,却没有几个人是自己了。

在没有标准的世界,评判活法的优劣,只能看你是否变成了你自己希望变成的样子。

我不相信谁生下来就梦想成为一个庸碌的人,但不知怎地,过着过着就成了一个庸碌的人,找原因,我们没有成为最初想成为的自己。

追问,我们为什么而活,除了帮助我们从无聊问到伟大,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追问的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两个公式:

① 为什么而活 你的答案 你这么生活了一生

② 为什么而活 你的答案 你这么生活了一生

两个公式唯一的区别是箭头方向。

第一个公式是从你出生的角度来看一生,第二个公式是从你死后的角度来看一生。

所以追问:”我们为什么而活”,能够看到我们会怎么度过一生。

这就是我知道的,预知未来。

(完)


傻孩儿:
一个独立的作者,南方祖籍,北方生长,随着生活南北辗转。
二流大学新闻系,美其名曰文学学士,曾为主持人,演讲冠军,最佳辩手。
三件事在坚持,原创写作,读书分享,演说教练。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载点赞。

相关文章

  • 一个小孩儿问他妈:我们为什么活着

    文/追影子的傻孩儿 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再追问:“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1. 小时候,我指着卫生巾问我妈:“妈,这是什...

  • 正确教育孩子你做到了吗?

    一个小孩儿上学总迟到,老师找了孩子妈妈谈话。妈妈知道了以后,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你那么早出门...

  • 【第363天】生活如此多娇,我们不曾相忘

    生活如此多娇,我们不曾相忘 2018.8.5 周日 多云 周末,在家里陪小孩儿玩。还是小孩儿的耳朵敏锐,他说:“妈...

  • 一丁点的努力

    有一个小孩儿,看见他父亲每次写文章都要抽烟,便问他父亲:“为什么要抽烟呢?”。他父亲说:“烟就是我的发动机,抽烟之...

  • 为什么要赚钱?(905)

    老师问他的老师:“我们活着为什么要努力赚钱?” 老师答:“因为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90%的问题!” “那就是意味着...

  • 我为什么活着

    今天我给学生上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合上书,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而活着?”学生七嘴...

  • D83+1组棉布+《拆掉思维的墙》读书笔记2

    我们为了谁活着? 很多妈妈为了孩子活着,我始终理解不了这种“伟大!” 昨天小区里几个宝妈聊天,一个宝妈说“就现在的...

  • 大人的动画片

    今天去看了大圣归来。 我旁边有个小孩儿问他妈妈 “这个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 他妈妈回答: “因...

  • 新称呼

    小子早上起来大声喊懒妈“欧妈”,问他为什么啊。 小子歪着头解释:“我是欧元,你是我妈妈,所以就叫欧妈啊!” 懒妈震...

  • 男孩的毛猴

    今天去看大圣归来。我旁边有一个小孩儿问他妈妈“这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他妈妈回答“因为他们一直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小孩儿问他妈:我们为什么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m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