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一一的人间3000问的第2问。
我是在疫情两周后停止看各类报道的,每天就了解一下数字,看一看上海的情况完事。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带大家看一句古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这就是《论语》里所讲的中庸之道。但是今人时常曲解。其实古文中被人曲解的东西多了去了,有时间一一想做个专题去聊。
说回这个“中庸”。我们经常会以此为借口,一个三口之家偶会出现此类对话:
母亲:呀!怎么今天只考了78分!
爸爸:差不多就行了,啊,中庸,咱们的孩子中庸之道就可以了。
“中庸”总被人误解为“差不多”、“一般般”,但是实际上我们忽略了后面一句“其至矣乎”!中庸可不是什么差不多,在孔子看来,这是至高的人生境界。它讲的是在两个错误的极端之间,取舍到正确的、最佳的状态。
成绩这类东西,极端低是错误的,极端高呢?这本没有错,因此并不应该乱用孔子老人家的话去瞎套。
同理心却存在这两种错误的极端,过分少,就是冷血,过分多,也就是疫情期间很多人的状态,导致敏感、易怒、悲观。这时候我们需要同理心的中庸之道。
不应该过分少,也不应该过分多。既然多数人并没有过分少的情况,那么我们只讨论满溢的时候如何排解。其实排解的方式也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理解同理心的发生。
首先,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同理心的英文:Empathy,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另一个你们更熟悉的单词Sympathy。
发音、拼写都很像,但是Sympathy,是“同情”,而同理心也可以翻译为“共情”。这样就很好区分了,同情与共情,有着本质的差异。
看似是类似的,比如“我的朋友在一场火灾中被毁容”,这样的一个事件,在不同人身上会出现不同的情绪,一个人可能纯粹只是表示同情,但另一个人产生了同理心,原因是他的家人遇到过同样的不幸。可见同理心的产生,非常重要的是这个事件引起了其真正的共鸣,而不是表面的“深表同情”。
疫情期间,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们看了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
其中有全家都中招、仅剩孩子在家;其中有医护人员的家庭、孩子为父母鼓劲的感人场景;其中还有人硬闯小区招来人民的痛骂;当然也包括很多小商家因为疫情还不上贷款、全家遭殃;还有因为没有来得及离开武汉在异乡风餐露宿的……
如果没有疫情这样的大前提,这些铺天盖地的“微尘”,我们可能真的就是表达一下同情,可能第二天你看完就忘了,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就像我再第一篇短文里聊过的,人本质上一定是独立的。
但是疫情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深深感到自己其实也是这些新闻里“微尘”的一份子,网络上有句话传的很广:时代的一粒沙,掉在一个家庭上就是一座山。
因此我们开始共情、开始联想、开始激发人原始的感性状态,即使可能新闻里的任何事件都没有发生在你头上,但是因为整个大环境的笼罩,令你意识中产生了诸多预设,逐渐令你不堪重负。
其中要说排解,就像我在开篇说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屏蔽”。
前面我们举的各种例子,都源于信息时代的高效传输,大量的信息背后就是这些令你产生同理心的“微尘”,减少这些输入,我们就可以阻断最重要的源泉。
但这也不意味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意味着要走到另一个极端,所以前面我们说,同理心的中庸之道很重要,我会试着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公众号里做一些调整,收藏一些其他方面的专题、改一下自己的偏好设置。
这些是被动的降低信息的输入,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去消解,再看到这样的信息,做一些“延伸”,试着去祝福、去设想积极的未来,有条件的话,虽然不方便外出,但可以在阳台上看看这个城市,太阳照常升起,城市也正在恢复如初。
在情感中建立起一个化学工厂,利用疫情的机会,学会调整同理心的尺度,并输出正向的反馈,产生新的情绪,这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都会起到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