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蜗居和北漂(一)

作者: 陌小豆wh | 来源:发表于2016-04-05 18:04 被阅读285次

    若有人问,谁是民国时期最会写故事的作家,我认为张恨水是当之无愧了。同时期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母亲,也是他的超级书迷,自己儿子的作品很少读,张恨水的书倒是一本不拉。 《鲁迅全集》里有一封鲁迅于1934年在上海时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这样提到:“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足见张恨水的“吸粉”能力高超了。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曾被誉为是现代版的《红楼梦》。不过我却觉得,《金粉世家》这样的鸿篇巨制虽源自生活,但毕竟也高于生活太多,总有一种恍然若梦之感。反而是他笔下的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更加亲切。

    最近空闲时,经常翻看张恨水的中长篇小说和散文,蓦然发现原来在那个追求自由民主解放的时代,大多数人也过着“蜗居”的生活,而吊丝们也没有因为时代的开放而变得“高大上”。

    《开门雪尚飘》叙述的这对小夫妻,在北京租来的一间冬不暖来夏不凉的东南房里过活。一间屋兼有卧室,客室,书房,餐厅,厨房的功能。在每个冬天的清晨,主人公早起不敢开灯,原因是怕那房东老太太的唠叨责难。因为找不到别的合适住所,寄人篱下就难免受制于人了。听起来稍稍比如今的“蚁族”住过的地下室稍稍好点,但对于一个二三十年代的小公务员家庭来说,也实在是不得已之举。

    另一部长篇《美人恩》的主人公似乎更加窘迫了。旅居北京谋职不得,只有住在旧时为破落文人、寒门学子借住的会馆,与一群穷学生和无业者同病相怜。“家”徒四壁,以两张长凳几块木板为床,三餐无着,苦捱着潦倒的日子。张恨水还别有深意的将这一幅辛酸场景与明媚春光相互映衬,“只是那白粉矮墙上,东边伸出一束丁香花,在嫩绿的树叶中,捧出一丛丛的瑞雪。西边屋角,伸出一丛柳条,被轻微的东风摇撼着,好像是向对面的丁香花点头……”花红柳绿中更显得这会馆里的生活穷途末路,至于乔迁新居应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看来,民国时期的帝都也是难买房的。据资料表明,北京的住房市场“民国十七年前一直涨价,至民国十八年反形跌价。”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买一个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到了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短短五六年,房价就涨了一倍多。其他例如鲁迅和许广平、梁实秋和韩菁清、郁达夫和王映霞、徐志摩和陆小曼、沈从文和张兆和这些文化名人在结婚的时候都没有买婚房,结婚以后也都是租房居住。名人尚且如此,那普通人就不用奢望买房了。

    比起如今的年轻人对买房还有法可想,民国人的居住理念也许跟今天不太一样,那时候人们只求有房住,不求有住房。当然,这与置业环境有很大关系。就拿鲁迅来说吧,当时他在上海买房需要一次付清,现在却可以按揭。当时他买房,需要支付加起来高达16%的各种税费,以后每年都还要再缴一笔“房捐”和“地价税”。而现代,房产税曾一度甚嚣尘上,但至少在如今还不用缴纳一分钱税费。因此也产生了不少“房叔”和“房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时期的蜗居和北漂(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v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