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曾亲眼目睹在一个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里,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被一个身强力壮的陌生成年男子一脚踹飞,小男孩的妈妈发疯一样的和那个成年男子扭打在一起。最后保安迅速赶到才制止事态进一步升级,但当事的三个人都很惨烈,小男孩惊恐的坐在地上哭得几乎快晕厥,小男孩妈妈被打得鲜血直流,成年男子脸上也被抓出了好几道血痕。乍一听,成年男子是最应该被谴责的对象。很抱歉!作为目睹全部经过的我,也是一个孩子父亲的我,只能对男孩的妈妈说一句:“活该!”
成年男子在一脚踹飞小男孩之前,不下五次善意的警告,从第一次:“小朋友,你不能乱踢叔叔的车哦。”小男孩妈妈面无表情的说了声:“过来”。期间小男孩还是不停的踢成年男子的车轮,男子望着不远处在整理购物车的小男孩妈妈,还是强压情绪,牵着小男孩送回到妈妈身边。谁知,小男孩妈妈回了句:“你一个大男人,至于这样小气吗,这么小的孩子,不就踢了你的车轮胎吗,来,孩子踢咱们自己的车”成年男子有些冒火,但还是准备转身离开。谁知这熊孩子,一溜烟又跑回成年男子车旁,拿着自己的玩具汽车,从车尾划到了车头。成年男子三步并作两步,对准男孩屁股就是一脚。男孩妈妈着急了,冲过去找男子理论,喋喋不休的袒护自己孩子并抓扯男子,两人开始扭打在一起……
02
事情的后来,我们可以想象,小男孩的爸爸气急败坏的赶过来,又是一阵争吵甚至是拳脚相向。事态稍作平息后,又是难以达成共识的汽车划伤赔偿,父母要求去医院检查孩子伤情等等,而最受伤的其实是小男孩,最可悲的是,小男孩的妈妈。
03
坦白说,自己有了女儿之后,会有意无意的回避跟自己经济条件有悬殊的家庭,真心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三字经里:“惜孟母,择邻处。”的事实背后,就是阶层尤其是软性价值观不相融的真相。自欺欺人不承认阶层序列的家庭,大多有着爱抱怨的妈妈和无知无畏的爸爸。又因为抱怨和无知无畏,物质贫瘠精神匮乏,养育的下一代基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儿孙只有儿孙福。”
“孩子还小,大了就懂事了。”
“读什么学校不重要,关键孩子自身要给力。”
…………
林林总总的“骨灰级”育儿真理,对当下的“无能父母”而言历久弥新。
和这样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共处,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模仿他们所有的弊病,易怒、暴躁、缺乏同理心,面对是非无从下手、日积月累情商可以降维负数。不仅眼界如同隧道,格局更堪比针尖。成年后就是个敏感脆弱,无才而哀怨不遇的刁民!
你十月怀胎,披星戴月喂奶、哄睡、陪伴的宝贝,希望他完整人格快乐一生的小心肝,可能因为你的一不留神,成为了孩子未来被世界一记响亮耳光的隐患。
寒门也有贵子,贵在父母在贫困的物质基础上,还能保持不一定高级但一定正确的认知和心态。
“他们可能一生都没读过四书五经、四大名著,他们不知道德国的绘本和日本的绘本有什么区别,但他们知道不在孩子面前躺在沙发玩手机。”
“他们无力让孩子有香港的户口,无法在孩子小学阶段规划去美国还是加拿大留学,但他们会明白带孩子行万里路即便是近郊的艺术村,终生学习好过周末呼朋唤友喝酒打麻将唠家常。”
04
曾经看过一个暖心又略感难过的漫画,孩子和我们耳鬓厮磨、拥抱亲吻、形影不离的美好时光,短短就是那么几年,但却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就这么短短几年,所有的育儿只重养不重育都是无知的一不留神,而这一不留神,换来就是这个世界未来给你孩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