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看,这篇内容的确非常多幼稚、非理性的观点,每个人喜好不同,各位看客随意看看就好。
刚上线红红火火
微信读书自8月份上架以来,借助微信的力量红红火火,轻而易举登上iPhone的App store推荐,免费榜最高158名。但之后便波动下降,跌跌停停。而同样是企鹅家出来的QQ阅读则稳定许多,稳定在200名左右。
图一微信读书iPhone总榜数据 图二QQ阅读iPhone总榜数据我在微信读书刚上线时便开始试玩,在好友排名和好友在读中看见不断有人涌入,但之后便停滞不前,近400的微信好友中有86人加入(这应该是互联网圈使用较多的),但如今只有19人还在活跃(有阅读排名)。
微信读书有其优势,最大的便是微信自有的人口红利,月活跃6亿用户,随便给个朋友圈曝光也是海量资源(朋友圈广告按曝光次数收费真是聪明)。
其次是产品亮点,自动导入微信关系链,首页展示“XX在读XX书”引起你的阅读兴趣,点击就可以查看书籍详情和阅读。刷完好友读书状态会有“发现更多好书”的入口,让你自然而然去找书。整个引导路径自然完整。
图三 微信读书首页 图四 微信读书 图五 微信读书最后是解决孤独感。现在社会似乎特别喜欢给90后和00后打上标签,“害怕孤独”“需要认同感”“个人中心化严重”这是最常见的字段(我之所以热情参与TEDx爱好者联盟一部分原因,就是可以希望给大家看到90后的另一面)。微信读书的slogan就是“让阅读不再孤单”,产品从首页、书籍详情、想法到好友排名,都有浓浓的社交影子,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你的好友在读书”“你要追上你的好友”“好友说这本书好看”。
乍一看微信读书很好玩,可以和好友拼读书时长。我在下载后的两周内几乎每天登陆,希望提高读书排名,成功登顶。但是我发现自己的阅读记录会默认公开,于是设置了隐私阅读。后来发现我原来的读书偏好容易受到好友的影响,明明是想读完在书架的书,进首页便是“你的好友正在读……”,切换到第三个tab“想法”中也是好友的各种读书推荐和笔记。好友信息纷繁复杂,让我失去了读书出新。于是我就微信读书卸载,重新回归我原本的读书app,移动图书馆、掌阅iReader等。
为什么不看好微信读书
我不再使用微信读书有两点原因。第一个是阅读是件私人事情,我不愿意公开。如果公开了,那一定是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我读的书,希望借书影响大家对我的印象,多少带有炫耀和自刻意。相信微信读书的PM也察觉到这个用户需求,应用里推荐的书大多是人文社科类的高逼格书,而不像QQ阅读那样充满言情穿越的通俗小说。没有人愿意告诉朋友圈的人“我在读《花千骨》《霸道总裁爱上我》”,po图一定是说“我在读《从0到1》《胡适随笔》《工业人的未来》”。这才符合常人借书装X的心理。
图六 QQ阅读精选微信读书硬生生将打开读书app的想法,从“我要读什么书”变成“你好友在读什么书”,从“我读了多少书”变成“我的读书时间在好友排名是多少”。这种转变将纯粹读书的兴趣给抹杀了。我常常翻了几页书,就看看我的读书时间增加了多少,在好友排名中排名第几,甚至为了刷排名而打开微信读书,手机停留在读书页面而自己跑去做别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是读书时间的攀比毫无意义。微信读书以周排名,排名第一会获得“通文达艺”的称号。但事实上这称号对于用户有多少的吸引力?我在第二周以3小时登上了周排名第三,但却发现了无乐趣。这个排名不能给我带来成就感,我甚至不好意思将它分享到朋友圈,怕被人笑话。因为真正读书之人不会通过读了多少本书、读了多久时间来彰显自己的学识,周读书时长第三的指标也不能说明我有真材实料,反倒显得我视野狭隘,连这点事都拿出来炫。
微信读书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排行榜对人的激励机制,现在做社交做H5传播做游戏都要加上排名,生怕没有排名用户就要流失一样。微信运动是运用的淋漓尽致的,用游戏化机制,把计步这种枯燥的活动,转化为计步用户之间的娱乐活动。但走路适合社交,可以转化为群体运动,大家一起走路比一个人走路要有趣许多,排名更能让人乐享其中,当天第一者还可以占据微信好友的运动封面,多好玩。微信运动排名可以充分激发人的好胜心和玩心。微信游戏也是这个道理。但阅读不是,阅读是非常私人化、封闭的行为,不希望被打扰,不希望被公开,不希望迎合他人喜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微信读书的原因。
阅读是很私人很正经的事
微信读书要和QQ阅读形成本质化的差异,不在于拥有微信社交,而在于没有社交。我说这话什么意思呢?微信上可以获得各式各样的资讯和信息,公众号、朋友圈、群聊,但这些大千信息纷纷扰扰,拥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经过筛选的,很多并不是符合个人喜好、可以沉淀下来的信息。记得微信有数据显示,每人在一天阅读1-3篇公众号文章。但那只是轻阅读、碎片化浅层次的浏览。
微信读书要和朋友圈公众号轻阅读拉开差异,便是要给读者一个安静的、无纷扰的沉溺式的阅读环境。朋友圈和公众号文章所涉太多国学鸡汤谣言,行走大千,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若给一个高质量、用户可沉下心的阅读空间,才是投读书之人所好。当然这种阅读并不孤独,不让用户孤独不是排名刺激他们。不让孤独是告诉人们,有谁在同我们一起读书。尽管距离遥远,但我们在读着同样的书。这点保留“发现”和“想法”tab、书籍详情露出好友推荐和即可,甚至在书籍详情页显示“XX好友在朋友圈中推荐过此书”,显示朋友圈截图,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微信读书的首页仍应该是“书架”(大部分阅读app首页都是书架),其次才是“发现”和“想法”。“发现”应该有书籍的瀑布流,可逛性更强,而不是一页只有一个好友在读书,翻完所有好友才能去找书。产品整体营造更强的阅读氛围,淡化社交攀比属性,这才应该是一个正经的让人感觉安全舒适的阅读app该有的样子。
图七 微信读书书城改进举例(手懒党)最后多说两句。读书不该也不需要迎合他人和社会偏好,我们不希望被牵着鼻子走,这点所有做阅读产品的人该谨记。还有就是微信读书让我想起了QQ邮箱的阅读空间,腾讯做阅读的心从未死(笑)。但邮件订阅和QQ空间信息复杂,这点也确实将阅读空间给做死了。。
图八 QQ邮箱阅读空间写了一堆废话,欢迎拍砖- -
网友评论
1、微信读书界面简洁干净,利于集中精神阅读,进入APP的第一个页面就是书架,可以很快进入阅读的书籍开始阅读,而QQ阅读进入的第一个页面是“精选”,就是推荐书籍的页面,容易让人分神去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推荐;
2、微信读书的书集中于一些文中所谓的“高逼格”,但是我基本都在上边看小说,但是小说的质量却要比QQ阅读中的网文要好很多,QQ阅读中推荐的很多网文真的没啥营养(PS:本人看网文已经超过十年,而且没断过,所以不要说我不懂网文或者说我假装清高)
3、个人很喜欢阅读时间的记录,对我个人来说只是自己阅读情况的反应,我平时也喜欢用kindle看书,但是kindle没有记录阅读时间的功能,让我还是有些遗憾的。
至于手机上的阅读软件,我试过很多,包括微信读书、QQ阅读、网易蜗牛读书、网易云阅读、多看阅读、百度阅读、亚马逊Kindle、咪咕阅读、掌阅、荣耀阅读、华为阅读、当当阅读、京东阅读、起点读书、纵横小说,绝大多数比较流行的下载量比较大的读书类APP我都尝试过,但是现在手机上保留只有微信读书(最常用)、亚马逊Kindle(可以和Kindle共享,作为Kindle的补充)、网易蜗牛读书(用的很少,作为微信读书的补充)、多看阅读(用的较少,主要用于看一些微信读书没有的,自己下载的小说)、起点读书、纵横小说(最后这两个主要是用了好多年,一直在上边看小说,不舍得丢掉,虽然他们分别被腾讯和百度合并了,资源在QQ阅读和百度阅读上都有,但是还是很喜欢用这两个比较早的小说阅读软件)。
个人觉得平台很好,至少都是比较正面的书
说实话,个人觉得微信读书相对于我以前接触的读书类APP,非常不错,这是我使用最久的一个读书APP,也会一直用下去。首先,里面的书很符合我的口味。自己从读书时代开始,就一直不喜欢口水类的言情小说,霸道总裁之类的,喜欢看三毛、毕淑敏,当看到微信读书里面的书籍时,顿时觉得找到了知音,这才是我喜欢的文学作品。
其次,博主一直在强调,阅读是一件私密的事,我倒觉得太小家子气,本末倒置了。谁说读书就非得关起门来埋头苦读?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偶尔看看之前读过的人的想法评价,看看朋友们都在读什么书,他们强烈推荐哪本书好看,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沟通与交流。
最后,博主说读书时长的排名使得人注重于读书时长的攀比,这种想法更加狭隘。但凡是喜欢看书,认真看书的人,都不会把读书时长的排名太当真,那仅仅是有趣的小环节而已,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书里的同时,你读书的时间还能换书币,激励大家读更多书,买更多书,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愿大家都多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愿微信读书越来越好。
弱弱的说一声,我看的书90%都是私密阅读。只有极少数觉得可以推荐给大家的,或者可以装逼(hiahia)的我会公开。
但如果我真的不想看书,那我就不看,这周的读书时间为0我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而且我读的书都是自己想读的,并不是我想给人家看的。我经常看到我的微信好友在看老舍的书或者国富论这类的书,但我就是爱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我就看我的东野圭吾啊,有时朋友对于某本名著的评论吸引了我,我就如果对他看的书产生兴趣了。
想想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好的朋友引导好的书给你。
当然,你说出的那么多问题,我只能说,不是微信读书不够好,是你的心态不适合这个APP
从论点的描述和论证来看,个人的主观思想偏重,论证不够严谨和有力。
应该谈谈这个APP是否能盈利,是否能长期稳定地盈利。
一个项目,活不下去的话,还谈什么成功。
你可以不加好友、、、、、、、、
你可以不加好友、、、、、、、、
我们只是觉得它免费,可以不花人民币,边读边赚下一本的书币~~~~
哪来的攀比
这也告诉我们:社交化并不只是游戏化,而游戏化也不是万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