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以一个产品小小小白的身份来提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产品体验报告或者是产品分析?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三个选项可供选择;
A、为了吹B
B、当应聘时的筹码
C、增长自己在APP类产品的知识和培养产品思维
对于答案,可能有人直接会选最后一个。但我会厚颜无耻的全选,为啥?且听小小白分析;
首先,我是本着誓死要投入产品事业的决心,一心想做让用户用的很舒服的产品(当然,路还很长······),但是,要确定做一件事之前,自己要有个蓝图和规划,关键还要有一个突破口——从哪里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除非你本来就是胖子。所以,我就决定先从学习分析别人家的产品作为突破口,从体验产品、做体验报告,慢慢开始锻炼自己的产品意识与思维,顺便锻炼自己写文档、做PPT的能力。
做的多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储存在你的脑海里,等待量变发生质变。当遇到关于产品方面问题的时候,不管是应聘、吹B还是开始做产品,这些积累的东西就成了随时可调用的零件。当然想成为牛逼的产品经理,只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更多的知识、技术积累、实践做产品、取之于用户用之于用户。
好了,现在直奔主题——「怎样优雅的做产品体验/分析」。
因为我是小小白,没有许多做产品的经验,也没有做过优质的产品分析,我开始做体验报告的时候就苦于不知怎么下手,所以我总结了自己的经历,所以就说说自己是怎么准备做的,仅供观者参考,也算勉力自己。
提出问题
在开始做之前,不妨先提一些问题,产品分析是什么?针对不同产品其内容又包涵什么?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输出?前期要有什么准备?需要那些信息、数据?
解决问题
将自己准备好的问题按主次顺序列出来,然后自己给出方案解决或者上网收集解决方法,最好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流程做出来。
建立框架
一份体验报告要有一定的结构逻辑性。首先要做出完整的框架,有了具体的框架就可以往里面扔相关的信息。但是框架内容要有什么?这个可以参考一些前辈们作品(就不一一罗列了,简书里就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以下是自己归纳总结的结构框图;
输出方式
目前我采用的分析方式是PPT和文档,比起文档,我更偏爱于PPT,因为整体形式简单美观,内容简明扼要,可以直接拿出来做报告展示,还可以培养自己做PPT的能力(为以后在工作岗位打基础),但是做起来时间投入的可能会多些。建议用PPT,不过还得依个人喜好选择。
总结
做完一份产品分析,其实最重要的是总结,比如,对这款产品体验后,你有什么想法 ?对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如果你作为此产品的PM,你会不会想到这些?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对产品全方位的独立思考。
以上仅仅是产品小小白的个人总结,内容有很多不足,其实就是一块砖,希望能引来贵人赏玉(建议或评论,还望互相交流)
网友评论
往往从量变到质变最重要的触发器是深度的思考。
另,个人认为,分析框架并无模板,如果要让分析更具科学性,可以了解下产品可用性报告的构成及对可用性的指标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