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深入体验一款APP并形成一份象样一点的报告。对于一个伪文青来说,没有什么比用“书籍”装逼更顺手的了。上天垂怜,市面上有好多款阅读类应用,因为自己更习惯于用微信读书,所以决定从它开刀。
但随着对产品的了解越深入,觉得越艰难,真的不是截几个页面,画几张画脑就能说清楚的。我的体验思路变了又变,想说的话多了又少,少了又多。接下来就通过几篇文章把自己这些天的研究的想法说一说,也给自己制定的这个目标一个交待。
首先,先定义一下产品的边界。就是:当我们在谈“什么”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微信读书所在的是“移动阅读”领域,在应用市场的的分类是“阅读/图书”。
那么移动和阅读的边界又是什么呢?
移动,就是说我们使用的阅读设备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进行阅读的。电子阅读器(kindle、ireader等)、手机和PAD上面装的阅读应用。那么,书箱、报纸、杂志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阅读,但由于其并没有电子化,不是电子图书,因此便不在这一产品的讨论范围之内。
阅读的边界是什么呢?百度百科上对阅读下的定义是: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这里,我姑且把它锁定在只阅读书籍包括文字和漫画,但不包括阅读新闻、看视频、听有声书。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主动进行选择,主动完成所有的阅读过程。
那么,我们在这一系列文章中要讨论的是,读者去阅读安装在手机(或pad)上面的,读书软件中的书籍的行为过程。(真是拗口得不得了…)
再来,我们搬出一个筐!看看移动阅读这个筐里都有什么?(5W1H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谁在读?(who)
识字的(中文及外文)+使用智能手机的+安装了阅读软件的+使用网络环境的(使用数据流量的或有wifi上网环境)+愿意为电子书付费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的人。
在哪儿读(where)
家里、通勤路上、休闲场所、工作单位、教室、图书馆、宿舍
什么时间读(when)
通勤路上、周末、假期、零碎的时间(比如:等人的时候,排队的时候)
读什么(what)
书。(这不是废话嘛?!对,不是读新闻资讯、有声书、电子杂志等文字、图片内容,仅指的是书籍)
为什么读(why)
*学习提高。所读书籍的目标很明确,这些书非读不可
*充实自己。所读的书籍是自己兴趣所在。
*从众。自已的社交圈子里流行读某本书。不读跟不上潮流。可能是因为有一些意见领袖强烈推荐。
*自己想为意见领袖。向别人分享我读过某本书,书里讲了什么。
*与人攀比。这件事情可能在买东西上,但不可能在买书上
*为了炫耀。我读过。我不厚道的猜测,大多数人并没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但会说“我看过”
*打发时间。(但可以做很多事情,为什么要读书呢?)
为什么要用手机读书:
*因为携带方便,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用手机读是一个排除后的选择,因为,我要读的书只有手机上有。我要读的书在书机上更有价格优势,用手机读携带方便,随时可读。
怎么读(How)
*站着,坐着,靠着,躺着,趴着(连我自己都觉得是在搞笑,但,不是的,这决定了产品的使用体验。有数据分析,睡前时间是最集中进行的阅读的时间,以及床上是最大的阅读场景。)
综上分析,我认为移动阅读的用户画有如下特征:
“有明确阅读需求的,有用手机看书习惯的,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的读书人。”
有一本评价还满高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对“阅读的人”下了一个定义,我觉得用在这里非常合适: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看到这段文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心中有小小的欢喜呢?)
不!包!括!喵星人!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网络上有一份易观出品的《中国移动阅读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6》这个报告相对有大量的数据统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下来去看看。
移动阅读是旧的阅读习惯向移动互联化的迁移,根本还是阅读。
读书是一个全心全意的投入,是一次创造、更新自我,自主沉浸于一种心流般的状态的过程,需要相对长的时间,需要去体会和升华,一次好的阅读经历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巅峰体验。
而移动阅读,因为阅读的方式被改变了,进而,阅读的内容扩大了,时间更零散了,阅读的体验也随之有所不同了。依据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我觉得传统的纸质图书和移动阅读各有优劣,如下:
移动阅读类的APP要帮助读者解决的是找到自己心仪的书,顺利完成阅读,并利用互联网延伸读书的边界。例如:看书评,与读者甚至作者沟通;成立读书小组,建立线上社区等。
移动时代下读书的特点
*移动阅读最大的阻力是“时间”。是无限多的手机应用和用户“薄弱”的阅读意志之间的抗争,是在读者被分割的非常零碎的时间内占有一席之地。根本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要用手机读书的问题”。
*“移动阅读”类产品基本是再向两类用户发力,一类是有阅读习惯的用户,让他们更多地停留在产品里,增加阅读时长,选择更多的书箱。第二类是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用户,让他们体验到移动阅读类产品的优势,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移动阅读属于“泛娱乐生态”的一个环节。优秀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反过来又促进了书籍的购买和阅读。我自己的体验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电视剧,我是不可能知道有《琅琊榜》《欢乐颂》《暗黑者》这些故事的。
以上的内容大多是个人经验和观点,少有可靠的数据支持,结论可能有所偏颇,希望有经验的小伙伴多多指正交流。
下一篇文章会专门总结对“微信读书”APP的产品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