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这是鲁迅先生在其《自传》中的陈言,表达了一个职业选择与人生道路抉择的问题。同时,也折射了小农经济时代或者社会经济不发展、不发达对个人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制约性——做农人、做匠人、做商人、做幕友、科举取仕,大概是那个时代的主要人生路径。
每读至此,“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鲁迅人生发展逻辑”,就在我的心中升腾,成为一种力量的思想景象。
为什么“总不肯”呢?我想,这就是“鲁迅性格”,也是“鲁迅意志”。18岁的青年鲁迅即有了这样的性格与意志,是怎样形成或塑就的?遗传的因子是肯定有的——绍兴周家台门自称是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的后代,其《爱莲说》或可是对幼年以至青年鲁迅的遥远影响;其祖父周福清由“旁听生”而成钦点翰林的“心不甘”性格与意志或可隔辈传于他。但更多的是后天的造就。自幼熟读的《鉴略》、最爱的《山海经》,以及“读得很早很熟”的“四书五经”,造就和发育了早期的“鲁迅眼光”——思想之眼和发现之间。以这样的眼光而阅览绍兴府城的风雨世界,阅历“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自然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因而,“总不肯”就是逻辑必然了。
“总不肯学做幕友。”“幕友”就是幕僚。“学做幕友”,不就是“学做奴才”吗?谁人愿意生而为奴呢?饱读“内圣外王”之书者,从中悟得人生真谛者,谁人愿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系于一个昏聩的“主子”呢?更况乎,反对“奴才文化”在鲁迅心中最烈。
“总不肯学做商人。”商人有钱,经商赚大钱。这在今天,怕是多有人求之而不得的。按常理,处于家道衰落中的青年鲁迅,该是经商而发家致富并中兴家门的,为什么“总不肯”呢?我以为,其中还是有蒙学书塾所造就的儒家气质(可参见《儒行》)为骨子的。再者就是在父亲重病三年中,往返穿梭于药铺和质铺的商业世界中,使鲁迅早已看清了商人的本质,看透了商业世界的机巧。还有就是“西学东渐”的影响,何不换一种人生的活法?
周樟寿之所以为周树人,周树人之所以成就为鲁迅,根本的人生逻辑就在于总不肯走人们常走的路,走异路而寻求别样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