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塞拉
话说,赤壁之战初期,曹操的水军首战败于东吴。曹操正愁于无人献计之时,他手下的谋士蒋干毛遂自荐,欲借与周瑜是同窗故友之名,前往东吴游说周瑜投降。
此时,周瑜对眼前的战事正一筹莫展,听闻敌营中的故友来访,甚喜。于是心生一计,设宴席恭迎蒋干。
宴罢,两人同榻而眠。周瑜虽喝得酩酊大醉,却不至于神志不清。他故意假装睡得稀巴烂,鼾声如雷,实则暗中窥探蒋干的一动一静。他早已将伪造的蔡瑁、张允的书信放于桌旁,只等蒋干上钓。
如此这般,塌的另一边,蒋干自知无法达成任务,万分焦虑。此时帐外传来巡夜士兵的脚步声,今夜长江岸仿佛特别宁静,呼呼的风声如鬼哭狼嚎一般,听得蒋干心里不禁颤抖。
他心急如焚,忐忑不安,想起自己曾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却没想今日被周瑜耍得团团转。关于劝降之事,他一个字都不敢提。
蒋干越想越气,心里嘟囔着:“好你个周瑜,从我踏进东吴的第一步开始,就没让我安心过。我本不该念那点同窗之谊,错信于你。”
他气得一塌糊涂,从塌边抽身起来,走到周瑜的书桌前坐下,随意翻起了桌上的文书。不料,发现桌面躺着一封书信。
蒋干好奇,轻轻打开……
没想,信中内容让他大跌眼镜。原来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信中提到:不日,蔡、张将为周瑜献上曹操的项上人头……
蒋干大惊,并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白日里周瑜的种种迹象,无异于告诉他:周瑜胜券在握,即便故友来劝,大势已定,谁也无法扭转眼前的局面。
蒋干虽焦急,但并不糊涂。他能想到:如此机密书信,周瑜怎会随意放于桌面任人翻阅?他觉得事情必有蹊跷。他也深信:眼前的周瑜,早已不是年少时的公瑾兄。他足智多谋、手段高明,可以杀人于无形。
想到此,蒋干突然如梦惊醒。他终于明白自己早已陷入了别人的全套,如走错一步,必摔得个粉身碎骨。他必须另辟途径,突破这个僵局。
但是,他毕竟是曹操的谋士,在没有完全确定蔡、张二人“叛变”之前,他必须离开敌营,把情报告知曹操,再共商大计。于是,蒋干悄悄藏起书信,连夜返回了曹营。
曹营中,曹操坐如针毡,正满屋子打转转。听闻蒋干回营,立马召见。蒋干交出怀中书信,并将一切原委告知于曹操。
曹操看信,盛怒。他想起首战的失败,一直不满意蔡瑁、张允二人,并怀疑他们训练水军不尽心,导致战争势利。加上蔡瑁又是那种“卖主求荣”之人,曹操不免会相信情报所言为实。
但是曹操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是叱咤风云的枭雄。他早已料到蒋干出访周瑜不可能有效,只不过想到他们既是故友,会会面说不定有意外收获。但是当蒋干拿出信函,知道欲“反叛”之人正是自己怀疑之人,曹操先是怒气冲天,但很快就冷静下来。
曹操心想:一个敌军的说客,孤身闯入敌营,如何能获得如此绝密的情报?周瑜也太小看我曹操了吧!除掉我唯一熟悉水军的两位都督,那不等于砍掉自己的手臂吗?如此,我拿什么去应战?呜呼哀哉!
想到此,曹操脸色突变,命人召见蔡瑁、张允二人。蒋干以为曹操看信后上了当,欲杀两位都督,连忙上前阻止。曹操示意,告诉蒋干,他自有分寸。
军营中,蔡、张二人因首战失败,更加努力地训练水军。听到有人来报,说曹操密召,立马整整衣襟,前来觐见。
随后,蔡、张两位大将随贴身侍卫来到密室,见到曹操,即刻下跪行礼。曹操直接把书信丢到二人胸前,故意雷霆暴怒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顿时闻声丧胆,吓得魂魄具散,大喊冤枉,随即是一顿辩解。曹操突然面露喜色,哈哈大笑道:“此信是伪造的,二人无须争执。”
听罢,蔡、张二人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巨石,赶紧提起袖子拭去额头大汗,身下两条腿还在继续发抖。
曹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蔡、张二人后,对他们说到:“既然这是敌军的奸计,我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对外散布假消息,就说你们二人已受处决。这样一来可以麻痹敌人,放松警惕。”
曹操又说:“然后,你们二人退居幕后,加强训练水军,到时候杀敌军个措手不及!”两人应声允诺,声称誓死追随曹操,绝无二心。
不日,两军交战,当周瑜看见应战的首领竟然是蔡瑁、张允二人,不禁大惊失色,差点乱了阵脚。也因此,此战持续了很久,双方交手数场却分不出胜负。
周瑜心中受挫,无心恋战,最终不了了之,退而避之。
曹营内,士气高涨,军中锣鼓喧天,仿佛赢了大战一般。曹操哈哈大笑,与众将军开怀畅饮,大谈他是如何识破周瑜,又是如何将计就计,反败为胜的。众人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声称赞曹操英明神武,世间无人能及!
网友评论
总之,就是如果打破原来的格局,赤壁之战的结果会是如何的,怎么给它再赋予一个合理的胜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