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作者: 碧水清荷_3e0f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22:11 被阅读0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标

    2.通过朗读,理解作品通过赞颂黄河进而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3.通过朗读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并体会歌词与诗歌的区别。

    课前准备:

    1.提前几天布置学生观看《黄河大合唱》演唱视频,学生可在网上自行观赏,也可以观看教师准备的视频资料。

    2.查找关于光未然和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资料,了解诗人和作曲家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创作热情。

    3.学生自学这首诗,然后自行组成小组,以朗诵、讲解等不同方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过的古诗词中关于黄河的诗句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提供以下诗句:

    (通过PPT显示和黄河有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带领学生体会这些诗句中,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转而介绍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由来:

    黄河这条哺育了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的河流,总是会引出无数文人由衷的赞美。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战表演剧团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奔腾不息的黄河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部组诗共分八个部分,我们今天就来欣赏第二节《黄河颂》。通过朗诵、赏析,领会它的内涵,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

    二、展示自学成果

    在预习阶段,学生们就可分为朗诵、讲解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名代表说说自己小组解读这部作品的思路。

    1.两个小组先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解读思路。

    (1)朗诵组。

    通过合作朗读,表达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把课后练习里提供的朗词加上,通过完整的朗诵来诠释本小组对这首诗的理解。

    (2)讲解组

    从查阅的资料入手,给大家介绍黄河,介绍《黄河颂》,展示本小组对这首诗的理解。

    2.朗诵小组展示并解读。

    小组负责人简单介绍朗诵分工。小组同学开始配乐朗诵。

    下面是朗诵的停顿和重音标示。

    生1: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生2: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生3: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生4: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生5: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生6: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合: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小组成员解说展示理由: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

    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结”“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

    现黄河的气势。

    (2)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3)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本环节小结:(可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总结,也可以由教师来做)

    精彩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首诗的语言魅力。我们来总结一下,朗诵好这首诗的关

    键,体现在一个“颂”字上。《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那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有:呼告、反复、比喻、拟人,所以朗诵的时候,在这些地方要注意重音和语速。

    3.讲解小组展示。

    生1:我来讲讲黄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中国第二长

    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

    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

    海。黄河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生2:介绍作者。(一人介绍作者,同组其他人可以补充)

    生3:介绍《黄河大合唱》

    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

    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吧,黄河》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生4:分析诗歌中哪些内容是歌颂黄河的,诗人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去歌颂的。

    诗人是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黄河

    的气魄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

    在“颂”之前诗人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这一部分很重要。具体如下:

    诗人用一个“望”字领起,有一种俯瞰之势,展现在眼前的黄河雄浑而辽阔。诗人不是静止地描绘黄河的景观,而是从大处落笔,巧妙地将隐喻手法运用其中,重点通过“掀起“结成”“奔向”“劈成”几个响亮而有力的词,写出了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壮美景象,展示了古老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

    这一部分由“望”字总领,对黄河进行了远镜头全景概写、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一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生5:分析“颂黄河”这部分中,作者歌颂黄河运用的几个意象。

    这几个意向是:摇篮、屏障、臂膀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是突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的特点。

    这里的“臂膀”,实际是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教师小结:说到“屏障”,还从侧面点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的坚强精神,是我们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而“臂膀”一词,体现了一种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这也正是激发民族精神和信念的体现。

    生6:分析尾声部分。

    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在这里想表达的是,我们要做无愧于黄河的儿女,要像黄河那样具有伟大坚强的决心,以及要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念。黄巨人的形象,以其豪壮的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

    教师引导:到此我们就顺理成章地提炼出文章的主题了,希望大家能简练地概括出主题。

    生7:这首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英勇气概和坚强决心

    全诗以“颂”为主线,赞美了黄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坚强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诗人运用象征的笔法勾勒了黄河母亲的形象,又通过比喻、拟人、呼告、反复等修辞,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使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总结的同时,教师板书)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了《黄河颂》,也希望课后同学们能运用各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学习这一历史时期诞生的其他爱国诗篇。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你们搜集的关于《黄河大合唱》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成不同的类别,出一期墙报,使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都能得到更多关于黄河、关于抗日战争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河颂》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g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