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里长江名山——西塞山”文化研讨会上,黄石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吕永超写的一篇《爷们西塞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认为这是一篇深入挖掘黄石西塞山文化特色,为西塞山正名的好文章。
既然是名山,当然就有正名的必要,何况,西塞山历来就是一张黄石人引以为骄傲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别说历代的文人骚客为西塞山呕心沥血,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就是今人,为了张志和的一首《渔歌子》,湖北的黄石人与浙江湖州人(浙江湖州也有坐西塞山)打了几十年的口水“官司”。为了争得这首诗的名分,黄石人曾经试图把《渔歌子》谱成曲子写进黄石的市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妙的歌声如今还经常飘荡于江滩公园、青山湖畔等地的大妈广场舞之中。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却不卖黄石人的账,在中小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中把张志和的《渔歌子》,注释为“西塞山,在浙江湖州西边”。在黄石人为之愤愤不平之时,吕永超的《爷们西塞山》不得不让人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吕永超的《爷们西塞山》文中用大量的文史考证勾勒出黄石西塞山的风骨。作者首先引用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一段描述黄石西塞山的文字,将西塞山枕江截流的阳刚秉性彰显无遗!并指出:这就是黄石西塞山,爷们西塞山!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南朝刘宋刘诞);“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唐李白);“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宋张太潜)等等。作者通过大量历代著名诗人的诗篇揭示出黄石西塞山阳刚的基因,把西塞山“爷们”的个性张扬无遗。
特别是唐代以写景而著称的诗人韦应物在一首《西塞山》中写道:“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江流满。”更是展现出西塞山雄关险隘、横江截流的气势和意境。尽显西塞山阳刚之美。
接着,作者又引经据典,从黄石西塞山古代军事要塞、道士袱的民俗风情等角度,深入地挖掘,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自然风光的爷们西塞山,还阐释了一个充满古老、血性、包容,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光彩的爷们西塞山。、
是的呀!黄石西塞山就是爷们西塞山,自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名就是特色,它之所以是名山,就是不同于其它名山的名山,它壁立江心的古代军事要塞风光是十分壮美的;它脚下的汉冶萍、源华煤矿等近代工业遗址的发展历史是非常壮观的;它的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充满爱国情怀的西塞山神舟会的长江祭奠是无比壮丽的。
壮美、壮观、壮丽,这就是黄石的爷们西塞山,透射的是一种阳刚之美,是斜风细雨、桃花流水那种江南水乡的意境不可替代的,即便《漁歌子》写的是黄石西塞山,也代表不了爷们西塞山的特色。
其实,黄石人大不必为西塞山的《渔歌子》而纠结。正如黄石的文化名人李声高所说的:“张志和的《渔歌子》被写进了浙江人的教材,不等于黄石没有了西塞山,黄石的西塞山有黄石西塞山的风采和文化,问题是我们如何打造好自己的西塞山,让它真正耸立于中国的名山大川之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