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77016/664fa76418fde9b3.jpg)
从我开始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到开始做个案咨询,已经五年。这五年中我接触最多的个案,就是看上去是孩子有心理问题,但根源是家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所以导致孩子的异常表现,家长便误以为仅仅是孩子出现问题。遇到这种个案时,我会建议家长也做一下心理辅导。(我会推荐其他心理咨询师)孩子的问题是他的生存环境和所处关系中的折射,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如何表达,如何沟通,所以在成人看来他行为异常。
我和儿子聊天时,谈到我同学家的孩子转学到他学校,儿子告诉我,刚转学的小孩可能适应不了我们学校的紧张学习,可能会用一学期或者是一年才能跟上课,适应新学校。他说话时表情凝重,隐约还带着一丝伤痛,我意识到儿子是通过别人看见了自己,他是在说他曾经的感受。
在儿子小学二年级时,我经常要到外地学习,就给他转学到他姥姥家附近的小学,方便老人照顾他。入学没多久,儿子就感冒发烧,要打吊瓶才能好,后来又经常胃痛,屡屡就医。现在想起来是因为孩子生活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之前我一直照顾他),对新环境的恐惧和不适,造成对身体的压迫,所以才频频生病。我忙于自己工作学习,并没有真正体察到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沟通这件事,只能通过生病来宣泄自己的无助和压力。足足一年,孩子才恢复正常。所以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一定要谨慎给孩子转学,尽量少搬家。新环境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不安全感,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里,会成长的更加健康。
儿子的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一定要谨慎的做出决定。总有一些选择,让我们能兼顾学习、工作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孩子的很多问题我都让他参与进来,拥有自主权和有限的决策权,比如说上哪个兴趣班,当不当班干部,是玩一局王者荣耀还是30分钟的电视时间,在和孩子的讨论中,我试着教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和人沟通,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也问过自己,我对孩子发脾气时,是不是因为我怕,怕什么呢?怕他不够健康吗?怕他会遇到坏人吗?怕他将来过的不好吗?但是这一切都源自于“我”,是我想象出来的焦虑,想象出来的困惑,想象出来的恐惧。我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才能解决问题。
我的孩子是00后,他将来会不如我吗?不会。一代比一代强,00后的孩子,无论是讲文明懂礼貌还是尊重他人,都比我上初中的时候好太多;他会没有朋友吗?不会。他善解人意,又懂得沟通,他会有至交好友;他会没有爱人吗?不会。他聪明又懂得付出和争取,他会有好伴侣。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我的怕,就是一种控制欲。但人生是孩子的,我凭什么去操控他,让他变成我想要他成为的样子。如果我的爱会束缚他,那不如不要爱他。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这才是爱本来的样子。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要和他一起成长,尊重他,接纳他,陪伴他。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孩子的朋友,伙伴,粉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