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我价值感,是孩子个人力量的源泉。所以如果要看一个孩子自不自信,我们首先看他是如何定义自己的。
如果他觉得自己能够做好或者做到一些事情,同时父母也能够鼓励和支持他去做好做到,那么这个孩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
另一方面,有一些孩子并不是很自信很大方,如果你叫他去做某件事情,他会有些回避。
这个时候,有的父母就会说:“你连这个事情都做不好”,或者“你为什么就不能大胆的去做?”
这句话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责怪,或者说是一种羞辱的行为。这并不会让孩子更自信,只会让他因为害怕被你批评,而变得更加回避更加退缩。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自信,我们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接纳到孩子现在的这个状态。
因为当你觉得孩子不自信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否定了这个孩子,或者说你已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一个很糟糕的评价。
来源:胡慎之心理当你的孩子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这个评价以后,也许会促使他说一些谎言,或者去美化自己来让你满意。
我们所说的美化自己是什么?就是孩子有可能会吹牛,有可能在你面前表现得好像无所不能。但是同时,在他吹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牛以后,当真正去面对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一定跑得比兔子还快。
因为他缺乏一些自我检验的机会,也不愿意去做检验,他就会畏缩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边,越来越弱。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在这里的体现就是,当我做不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开始责怪自己,我连这件事情都做不成,然后我会担心别人看到了我这个样子,会更加的不喜欢我,或者说让我更加的难堪。
那么当我往后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不去做这件事情,就不会有别人不喜欢我让我难堪了。于是这个人就会慢慢的越来越弱,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里边。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说父母经常否定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回避,一些本来可以增加他自信的机会也没有了,最后就会变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不自信的那一刻,我们必须要跟他说:“好像你对这件事情有一些回避,你能跟我说一下怎么了吗?”, 而不是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去做?你只要去做的话,你就可以怎么怎么样……”。
其实这些东西是我们想象的,也许有些事情你认为是一件小事,但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天大的事情。
就像有一些孩子去买东西,他不愿意去跟陌生人交流,甚至于去买一个肯德基他也不愿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很多的父母看到以后就说:“你长这么大了,连个肯德基都不敢去买”。
孩子听到的是什么?孩子听到的是:“我太糟糕了,糟糕得让人很失望!”。
他的内心中间的这种感觉不会让他更自信,他只会想:“连妈妈爸爸都对我这么失望,我真的太糟糕了”,于是他就会越来越回避跟人交往,或者减少学习一些技能的积极性,变得更沉默寡言。
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更加自信?主要有三点:
第一,不要替代过多,剥夺了孩子可能遇到挫折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被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有些事情明明他可以去自己完成的,爸妈都要去替代他。比如替他拿书包,长大了还在喂他吃饭,帮他洗澡。甚至有些妈妈看着孩子学走路,下面都已经铺着软垫了,孩子摔跤的时候她还是一把冲上去,问孩子有没有怎么样,这些都是替代太多的表现。
其实,孩子受到一些挫折是正常的,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不需要过于胆小谨慎地去看待这些问题。
第二,当孩子有挫折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再去羞辱他。
这里指的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有神情,以及行为。所有的受挫能力,都是被羞辱打掉的。如果一个孩子遇到挫折后感到很羞耻的话,你会发现他的受挫能力也会直线下降。
第三,鼓励孩子去尝试,给他更多试错的机会。
其实,受挫能力是越挫越勇的,但首先你得有试错的机会。因此我们尽量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剥夺他试错的机会,而是放手让他去做。在你的支持和鼓励下面,让孩子去尝试各式各样的东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帮助他;如果遇到挫折,你可以鼓励和支持他;如果他做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那么你可以尽情为他鼓掌,看到他的努力。在这个过程里边,孩子就能够培养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不会特别懦弱,他的受挫力也一定会很强,也会比较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