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容来自《第六章 思维之乐》
以下为增加阅读内容
心灵的混沌状态
在现实中,要达到如此秩序井然的心理状态,并不那么简单。正常的心理状态乃是混乱一片。在既没受过特殊训练,外在世界又没有值得注意的目标时,一般人集中思考的时间很少能超过几分钟。如果有外来的诱因引导,比如看电影或在拥挤的道路上开车集中注意力会比较容易。阅读一本精彩的书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但大多数读者看了几页还是会分心,必须强迫注意力回到书本上才能继续往下读。
我们很少注意到自己对心灵的控制力竟是那么薄弱,因为习惯已奠定了精神能量的轨迹,仿佛思想会自动衔接,毫无漏洞。一夜安睡,早晨闹钟一响,意识就恢复清醒,接着就到浴室去刷牙。文化分派给我们的社会角色负责塑造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常也任由这套既定规则操纵,直到晚间又该就寝,失去意识为止。但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为了避免沦入这种状态,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填满心灵,只要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这也说明了为何人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尽管这么做毫无乐趣可言。比起其他的刺激──阅读、与别人交谈、发展嗜好等,电视最能提供持续且易得的资讯,帮助观众整理注意力,而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又非常少。一般人看电视时,不用担心游移不定的心灵强迫他们面对私人的问题。不难想象,一个人一旦确定了克服精神熵的策略,再要求他改弦易辙就很困难了。
做个白日梦
避免意识混乱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培养能控制心灵运作过程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电视这样的外来刺激。养成好习惯需要多练习,还需要心流活动不可或缺的目标与规则。比方说,运用心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白日梦:通过心灵意象排演一连串的事件。但即使这么简单的整顿思想的方法,很多人仍然做不到。专门研究白日梦与心灵意象,堪称这方面“泰斗”的耶鲁大学社会学家辛格指出,很多小孩不曾学会做白日梦的技巧。白日梦不但能借着想象弥补现实中的不快,创造情绪的秩序──例如,一个人在想象中目击虐待自己的人受到惩罚,挫折感与攻击欲就会缓和很多一一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还有成年人)预习想象的情况,在情况真的出现时,用最好的方式应对,并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与出乎意料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意识的复杂性。只要运用得宜,白日梦也能产生无穷乐趣。
拆页十一 P217+226
不仅身体的每一种潜能都可以构成心流活动,心智的每一运作也都能产生独特的心流。
要享受心灵活动的乐趣,必先具备体能活动产生乐趣的相同条件。要有象征的技巧,要有规则、目标以及取得回馈的途径。当事人必须集中精力,并且在与技巧相当的层次上随机应变。
思维游戏。
塑造心灵活动所需的工具不仅仅是记忆。记住一些事实,若不能把它们归纳成某种模式,建构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规律性,仍然没有用。最简单的秩序体系就是为每个事物取名字,我们发明的字眼,便把独立事件纳入宇宙通用的类别。文字的力量无比广大,《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上帝就为日、月、天、地、海及所有他创造的万事万物取了名字,这才完成创世的程序。
《圣经•约翰福音》开宗明义地说:“太初有道……”这里所调的“道”就是文字。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现在几乎全部散失的著作,一开始也说:“道来自永恒,但人对它的认识比起过去并无长进……”这里的“道”同样也是指文字。这些例子都指出,文字在控制体验上的重要性。文字是建造象征体系的“积木”,使抽象思考成为可能,并扩大了心灵储存刺激因素的空间。若缺少整理资讯的体系,即使最清晰的记忆也不能阻止意识陷入混沌。
有了名字之后,还需要数字与观念,然后是用一套可预测的方法,将之综合在一起的规则。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生们展开了一项庞大的建构秩序工作,企图把天文、几何、音乐数字,用一套共同的法则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的工作与宗教发生混淆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两者的目标几乎重叠:找出一种能呈现宇宙构造原理的方法。2000年后,天文学家开普勒与物理学家牛顿也相继踏上了相同的追寻之路。
「I,重述知识」
请结合拆页内容,说说你理解的思维带来乐趣需要哪些环节。
享受思维的乐趣需要从以下几个层次上来看:
首先,和体能活动产生心流一样,心灵的心流需要有象征的技巧,要设定规则目标和取得回馈的途径,做事情的人必须集中精力拥有相应层次的技巧,并且能够随机应变。达到技巧与挑战之间的平衡。
其次,思维的乐趣还需要一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比如说生理功能上记忆的能力、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性,比如文字的产生。
文字使人们能够对抽象思维进行操作,并且运用这种抽象思维去扩大心灵存储空间,让更多的刺激因素能够被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文字也成为了整理资讯的一套体系:脑海里的思维转瞬即逝,我们是没有办法对它进行观察和操作的,但通过文字的方式把它从思维想法变成了记录内容,就可以对它进行观察进行重新的调整和修改,这就是一个操作的过程。
这种操作有对象,实体化,视觉化,所以我们在操作,与其说我们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的乐趣,不是说我们在操作思维的过程中产生了乐趣。
要产生思维的乐趣还需要个人的追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有意识的去找到这种通过思维的方式抵御精神熵,能够让自己拥有控制心灵运作过程这样的习惯。
例如一些科学家,数学家们,他们主动的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较高的挑战目标,这个目标并不是谁要求他们来做,而是他们自己想这样做的,也就是利用数字与观念建立起一定规则的可以预测的方法,德格拉斯和他的学生们想到的是想把天文几何,音乐数字找到共同的法则,相互结合,后来开普勒和牛顿也在这方面做过一定的工作,但是做这些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只是一些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他们才会想得到,而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不会去挑战这样的目标。
拆页十 P247
活到老,学到老
本章主要讨论心智活动制造乐趣的途径。我们看到,心智提供的行动机会在量与质上都不逊于肉体。不论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人人都有运用四肢与感官的能力;同样,所有希望控制心灵和思维的人,也都能自由运用记忆、语言、逻辑、因果律。
很多人一离开校门就不再学习,因为一二十年受外界强迫的学生生涯留下了许多不愉快的回忆。他们长期受老师和教科书操纵,毕业的那天就是他们的自由之日。
但放弃运用象征技巧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他的思考会受邻居、报纸社论、电视节目所左右,他会被专家学者牵着鼻子走。在理想状况下,强迫教育的结束应该就是自动自发追求更高教育的开始。这时,学习的目标不再是分数、文凭或找份好工作,而是了解周遭的事物,从个人经验中发掘意义,建构价值观,思考者会从这里面找到深邃的乐趣。正如柏拉图在《斐里布篇》中提及苏格拉底一个门徒的经验:
初次畅饮这泉水的青年,快乐得好像发现了智慧的宝藏欣喜若狂。他会任选一个论证,把所有的观念凑拢,综合在一起,然后又把它们一一拆开,分析解剖。他会诘问自己,然后又去诘问别人,他身旁的人不分老少都被他诘问不休,连他的父母也不能幸免,凡是肯听他说话的人他都不放过……
这段话写于2400年前,但直到今天,对于一个初尝心灵心流之美的人的兴奋反应,我们还是找不到比这更生动、更贴切的描述。
「A1,激活经验」
请回想一个你探寻知识或者技能的经历,当时你也如苏格拉底门徒一样不断诘问自己或他人,不断拆解合拢,最后通透。
这个a2我想到的是在红枫辩论赛期间讨论辩题的过程。
那个时候我们拿到一个辩题,首先是先思考立场的倾向性。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判断,会互相交流,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个辩题对我们有利或者不利,然后查找足够的资料去分析,这个辩题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什么。整个过程不停的在正方和反方之间来回穿梭,非常痛苦,尤其是在立论出来之前。
当立论确定之后,我们会不断的去重复理解,把它吃透,让自己做的足够相信,哪怕是中间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也重复100遍,相信它就是真理。但其实最后我们的逻辑推论都是可以说服自己的,我们都相信这样是能够说得通的。
拿着自己的立论,我们会再次跳的对方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再去诘问,这就是做反驳战场的过程。不断的提出对我方观点的质疑,然后再用我们的立论框架逐一去解决它。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好几轮辩驳,有时候同一个人的角色会在正方和反方之间不断折返。常常上一句还在捍卫自己的辩题,下一句却跑到反方的角度。因为很多人一起共同思考,所以思路也非常开阔,当自己觉得走到死胡同里出不来的时候,往往其他小伙伴的一句点拨就会起到拨云见雾的作用。
当最后发现可以把这些问题通通解决,就已经建立起了真泼不进水洒不尽的立论体系,无论对方有任何的疑问过来,都可以用我们语境下的解释反驳回去——这就是一个不断拆解合拢的过程,到最后上场前,每次都可以达到对自己的立论百分百相信的通透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