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们七岁左右开始上小学,家长就要处于一个外松内紧的备战状态了,因为青春期的确容易出问题。
家长呢,一定要未雨绸缪。找到一个事半功倍、运筹帷幄的总方法、总原则。
青春期是孩子们从可爱听话的小宝宝慢慢地成长为成熟的独立人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他上什么学校?吃什么饭?交什么朋友?听什么音乐?玩什么运动?跟爸妈怎么相处?不管他做什么,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他们自己不知道的神秘任务。他们要解开一个谜团,才能够完成这个成长的过程。
那么这个谜团是——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实际上,每个人,包括成年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这个大的设定里完成的。比如说你选择什么专业就读?你将来上什么班?你怎么样去应对领导?你谋求一个什么职位和发展?你怎么样选择心爱的对象?怎么样去跟他结婚和生活?……
小到花每一笔钱,大到做人生的取舍,都体现一个前提——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种问题,孩子们在小时是完全不会考虑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标准——做好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就行。
但是到了青春期,因为所处的环境复杂了,自己的身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他们强大而又不够成熟的身心当中,始终充满着这个问题,会不断的自己问自己。
这种对自我的质疑、迷茫,孩子开始试图用自己强大的身体和大脑去解决问题,他们每遇到一个问题都会去先问一下自己,我该怎么办?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同一性。
所以做父母的在整个青春期当中,其实只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接受他们的种种迷茫,和因为迷茫而产生的轻微失控,一定要接受他们,觉得这种失控是正常的,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非常棒的父母。
第二,要帮孩子们,设定大的规则。
父母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大的行为边界,比如说不能违法犯罪,不能伤害自己,要遵守规则,要努力学习等等,这些事情必须规定好。
第三,借助孩子们的迷茫。轻微的失控,植入和引导他们,给他们你希望他们学会的本领。
这就是聪明的父母、优秀的父母要做的事情。
总结一下——
首先要接受孩子们的变化;设定大的行为边界,借助孩子们的迷茫,引导和植入,让他们主动学会你想让他们领悟的本领。
自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