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近,收到朋友邀请,去听一场古琴音乐会,名叫巧月雅集。
听到这个名字,已经忍不住赞一个了。巧月,暗含七夕之意,例如:《红楼梦》王熙凤的女儿,生日正巧是七夕当天,王熙凤请见多识广的刘姥姥,起个名字,刘姥姥略微想了一想,说,就叫巧姐!
雅集,古代文人雅士的集会。东晋时期,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浙江绍兴兰亭,一场雅集,成就了王羲之千古名篇、兼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历史演变至今,现在的雅集,不仅仅吟诗作赋,其他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传统文化,都可以单独或者联合,成就一场美好的聚会。
既是古琴雅集,不敢怠慢,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以示恭敬。
挑了件素净长裙,点一根檀香在旁边,待淋浴结束,衣服也被熏染到一点若有若无的香。
化了淡妆,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还是要遵守的嘛!
然后,在小剧场里,看到了一位老太太,被她的徒弟们搀扶着,从座椅上颤颤巍巍站起来,停了一停,攒了攒力气,哆哆嗦嗦走到台上。
非常非常瘦小,目测体重不超过80斤,身高不到140厘米,背驼得厉害,要顿一顿,用些力气,才能勉强直起来一点。
头发白到半透明,在舞台射灯下,隐隐闪着光。稀稀疏疏的,剪成整齐的短发,拢在耳后。没有像我见过的其他老人那样,因为头发脱落而戴假发套,或者染成黑色。
浅蓝色的长袖衬衫,似乎洗过无数次,薄薄的,软软的。上个世纪的款式,又与现在的复古风不谋而合。领口绣着小碎花,胸前打着细细的摺儿,挺适合校园十八九岁的小淑女,穿在八十九岁的她的身上,出奇得合适——当她微笑着,带着孩子气的天真,看着你的时候。
纽扣扣得规规矩矩,包括下巴旁边的第一个纽扣。袖口随便卷了起来,为了方便弹琴。
主持人开场白结束,请她讲几句话。她微笑着,没有按照惯例,推辞一番,或者忸怩几秒钟。没有。话筒递到面前,她伸手就接了过来。
我吃了一惊。因为做过几次演讲比赛的评委,手机喜马拉雅上经常朗读自己和一些朋友的诗文,所以,我对声音非常敏感。
她是天生的少女音,清澈得像山泉。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几乎不敢相信,身躯如此衰老,声音这么年轻。
先是感谢主办方,再简单介绍自己的学琴经历,然后介绍自己的徒弟们,最后科普一下她马上要弹的《关山月》:取名来自唐代李白的诗《关山月》。
口齿干净利落,软糯苏白,与标准普通话交错。没有一般人公众场合说话时,惯常的“嗯嗯啊啊”“这个那个”,让你听得恨不能端杯清水给他,让他把嘴里的砂子漱干净。
思路清晰完整,虽然是即兴讲话,不紧不慢,一二三四,头头是道,该讲的都讲了。而且手里没有拿稿子。
“因为时间关系,李白的诗,我就不朗诵给大家听了。”她把话筒交还给主持人。脸上始终一抹淡淡的笑,不矜持,不热络,像夏日清晨的池塘,因为没有风,而一平如镜,泛着粼粼的天光而已。
面对剧场里陌生的观众,她从容得仿佛是面对自家的小儿女,既然孩子们难得周末晚上有空,来家里看她,吃饭时大家起哄,请老太太讲几句话,那就讲呗。如此而已。
她开始弹琴了,瘦削的手指,在琴弦跳得轻盈,随着音乐的节奏,她的眉目跟着舞蹈起来,时而端然肃穆,时而喜气盈盈,时而娇羞妩媚,时而忧心忡忡。
眉梢眼角多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越剧《红楼梦》赞美贾宝玉的唱词,用在这里,完全合适。
惭愧,我不懂古琴,听不出门道,我只是呆呆地看着那张神采飞扬的脸,完全傻掉了。
她的老年斑,皱纹,稀疏的白发,弯曲的背,奇迹般消失不见了。那个弯腰驼背的小老太太,原本应该属于菜篮子、围裙、锅碗瓢盆、藤椅、保温杯的小老太太,忽然就变了个人!
怪不得她从头到脚,没有任何修饰,任何粉底、口红和连衣裙,都没有这么神奇的魔力,能够赋予她此刻的光彩。
我怎么觉得自己的口红有些多余呢?借着前排座椅的遮掩,悄悄拿出湿纸巾,擦掉了。粉底也太腻了,可是不方便擦洗了。连衣裙为什么也沉重累赘起来了呢?
去年大学同学聚会,女同学们见了面,互相惊叹对方的衰老。我搬出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朗读其中一句:“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没想到不仅没有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反而把徐娘们刺激得更难过,借着酒劲,拍着桌子冲我吼:世界上只有一个叶芝!绝世情圣!他谈恋爱发高烧说的胡话,岂可当真!男人们大多数是视觉动物!只会喜欢年轻妹子的!
看着台上八十九岁的老太太,我想,叶芝到底还是对的啊!
岁月从不败美人。她,安安静静的,清清爽爽的,不惹尘埃,站在时间的巨流之外。原来真正的美人,果然是岁月都奈何不了她的!
去年,美国第74届雨果奖初赛结果公布,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折叠》入围。其实,从理论上来说,空间折叠是一种因为强大的引力使空间发生扭曲的现象。在理论上只要能达到一定的引力就能使空间发生弯曲,就好比要从一张平整的纸一端到另一端除了走两点间的直线外,还可以直接把纸折叠起来,让两点靠近。
就像这位老太太,虽然近在咫尺,可明显与周围的人,不在一个空间,她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来自与我们一般人不同的折叠空间,那个另类空间,是我们很难企及的,穷一生之力却无法抵达的。
因为她幸运地找到了,用颜色、线条、音乐,把自己在那个折叠空间,妥妥地藏好,所以,时间的巨流,也拿她没办法。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画家斯特里克兰为了追求艺术梦想,从英国到法国,辗转流浪,苦苦寻找,最终来到太平洋孤岛塔希提,那里荒凉而美丽,仿佛是被上帝遗忘的伊甸园。海岛上无论土著还是白人,每个人都各怀心事,要么背负沉重过往,要么对未来抱着单纯而执拗的希望。因此大家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在这里,他终于可以,尽情地,用诡异的色彩和线条,建立起他的国。
可是,他的成就,付出了大代价,他亲手打碎了自己中产阶级体面的旧世界,然后,站在废墟上,用野蛮粗暴的谩骂,用满不在乎的大笑,用恶毒阴冷的嘲讽,击退一切企图阻挡他的力量。抛家弃子,身败名裂,最终死于非命。
比起如此决绝爆烈的态度,如此惨痛沉重的人生,我们传统文化,细腻温柔,却最终能够以柔克刚,于无声处听惊雷。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茶、酒、香、花,静水深流,代代传承,脉脉滋养,包容、敦厚、平和,更让人安心。
最后,介绍一下:老太太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弟子、古琴名家叶名佩女士。
明天就是七夕了,我对任何可以用钱买来的礼物,忽然就……不感兴趣了。


网友评论
看完沐沐的感受,我再次确认了目标,若将来有这位美人的三分可爱,足矣!
要不要学古琴呢?在犹豫中
擦口红,弄巧成拙了。
现场发言的确是很考验人,正是她心中有料,加上岁月的沉淀,表现出来才如此淡定。这也是很多人在一些场合下发言会紧张的根源所在吧。
关于演讲,希望老师有机会能谈谈哈🙏❤
只有多练,没有捷径
后面加的与西方的比较,的确很出彩。
谢谢点拨
结尾神转折。谢谢夸奖
非常非常瘦小,目测体重不超过80斤,身高不到140厘米,背驼得厉害,要顿一顿,用些力气,才能勉强直起来一点。
——前后一对比,就让人看到了另一种美,超越外表的动态存在。
让我想起我实习时的一个女病人,76岁化着淡妆的芭蕾舞老师。
去听一场古琴演奏,
?
《当你老了》后面是否需要加个冒号,起说明作用。
你的文字,轻柔细腻,流畅自然,可见文字功底深厚,这也是我敬佩的。
谢谢认真细致的点评
她的美已不是可见的俗气的美了。